《日本經濟新聞》6月12日報道稱,中國企業(yè)正在緬甸日益擴大的新車市場展開攻勢。東風汽車集團已經在緬甸的第一大城市仰光市開設了銷售展廳。緬甸去年秋季放寬了限制措施,企業(yè)法人被允許進口新車,但市場規(guī)模仍有限。不過中國車企已經開始力爭在緬甸首先站穩(wěn)腳跟,然后設法搶占日本車一直占據壓倒性份額的東南亞市場。
報道稱,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的中心地段,二手車維修公司鱗次櫛比。其中有一家全玻璃幕墻的銷售展廳尤為引人注目,這就是中國東風汽車2014年2月在緬甸開設的首家汽車經銷店。在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寬敞的店內,整齊擺放著suv以及皮卡車等排量在1600cc以上的中大型車。
進入店內接待區(qū)之后,女工作人員會馬上端來茶水、送上汽車雜志等,可謂服務周到。但是,最吸引客戶的還是其所銷售汽車的低廉價格。suv“奧丁(oting)”售價約為4000萬緬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與相同排量的日系suv相比售價便宜30%以上。
就職于緬甸一家海運公司的阿溫·民·太(音譯)目前開著一輛豐田的二手轎車,正在考慮購買第2輛車作為家庭用車。他說“雖然日本車的品質很難割舍,但中國車的價格很有吸引力”。該店的銷售經理齊·堪·頓(音譯)在向其推銷時介紹稱“高性價比是東風車的優(yōu)勢”。
該經銷店從2013年底開始接受預定后,已經銷售了20多輛汽車。全年銷售目標為100輛。據稱,雖然在東南亞的所有東風汽車經銷店中,該店目標的設定特別高,但開局順利。此外,東風汽車還考慮在緬甸的其它地方城市新建銷售展廳。
在東南亞市場,率先進入的日本車在當地占有90%的市場份額,此前對于歐美和中國車企來說很難搶占一席之地。但在緬甸市場則有所不同,各國仍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東風汽車認為“現(xiàn)在正是打開進軍東南亞突破口的時機”。
緬甸以控制外匯流出為由,一直嚴格限制汽車進口。2011年春季實現(xiàn)民主化以后,雖然階段性地放寬了二手車的進口限制,但只允許特定的個人購買新車。由于沒有培育出有力的本土汽車廠商,市場份額90%以上一直被當地經銷商進口的日本產二手車所占據。
不過,2013年秋季緬甸放開了對企業(yè)進口新車的限制,新車開始在市場上陸續(xù)增多。緬甸2013年乘用車的新增登記數量約為10萬輛。有分析認為,雖然二手車仍占壓倒性多數,但新車也占到了市場的10%-20%左右。
緬甸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900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中處于最低水平。不過,在仰光等城市地區(qū),人均gdp達到了2000美元左右,因此市場有望擴大。
2月,北京汽車集團也在仰光市開設了銷售展廳。該公司計劃最早于2015年在位于中緬邊境的云南省瑞麗市啟動年產能為數萬輛的新車組裝工廠。其目的被認為是要將該工廠作為出口緬甸的汽車生產基地。上海汽車集團似乎也在討論進入緬甸市場。
在緬甸,日本鈴木汽車公司2010年對該公司與當地政府系企業(yè)合資開設的公司進行了企業(yè)清算,不過2013年又在當地重新啟動了小規(guī)模的小型卡車生產。日產也設想在2015年以后,以委托給馬來西亞合作企業(yè)的方式,在緬甸實現(xiàn)乘用車生產。隨著市場不斷擴大,緬甸今后也有可能成為汽車生產基地。
來源:環(huán)球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