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照明工程處在成長期
照明工程是指采用天然光或人工照明系統,以滿足特定光環境中照明要求的設計、技術及工程。根據功能性質的不同,照明工程業務可分為功能性照明及景觀照明,兩者主要區別是:城市景觀性照明建設具有盈利、可定價的性質,而功能性照明建設則完全屬于非營利性城市公共服務,政府需要負擔全部費用。
解放前,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建設項目甚少。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幾乎是從無到有逐步得到發展,特別是近20年在改革開放浪潮下,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建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回顧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將近70年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五個階段。
1949-1960屬于起步和開創階段,工程建設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部分省會城市,照明器材較簡易,照度水平低。
此后在進入21世紀前,是重點發展和全面發展階段,重點城市的道路照明和重點建筑景觀照明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照明光源和燈具的品種、質量及款式大幅提高,照明效果明顯改善。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由此帶來城市照明工程建設需求不斷提升,行業開始邁向快速發展階段;2008年至今,led的應用與推廣,使得節能、環保等問題得到解決,光污染也得到控制,有力地推動了照明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可見,隨著超高亮度大功率白光led的出現,使得led應用領域從信號、顯示和背光源等應用領域跨越至大功率道路功能照明領域。該領域服務和技術處于變革期,服務和產品性能逐步為市場接受,整體而言處于高速發展期。而景觀照明領域服務和技術基本成熟,市場接受度較高,行業容量穩步增長。
相比之下,國外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社會較早,城市化進程領先國內較多,因而基礎設施建設完備,道路、軌交、市內等功能性照明工程也隨之持續開展,當前已處于相對完善狀態。景觀照明是功能性照明的延伸和創造,始于20世紀20年代美國紐約提出的城市夜景照明理念,現也已成為現代城市發展和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
從國內外發展階段來看,我國照明工程正處于成長期,發達國家則已進入成熟期;在建設規模方面,我國還在逐步擴大建設范圍,發達國家則主要進行重點區改建、拾遺補漏;資金來源上,我國以政府財政為主,逐漸加入社會投入,發達國家資金來源更多元。另外,發達國家普遍擁有較完善的規劃,而我國還在開始規劃的編制。
行業集中度低,兼并收購正加速
截至2018年5月,照明工程全行業具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的企業共450家,二級三級資質的企業超3000家;持有《照明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的企業有54家;同時持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專業承包一級》、《照明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的企業共49家。
雙甲資質是照明工程企業設計水平與技術施工實力的保證,持有雙甲資質對企業業務承攬、項目中標,項目規模均有較大加成作用。目前,廣東省雙甲資質企業最多,占比達到31%;江蘇省緊隨其后,雙甲資質企業占比為25%;北京市占比也有10%,其他地區則在10%以下。
總體而言,照明工程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尚未形成全國性的龍頭企業。國內規模大、技術較領先的景觀照明工程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江蘇、浙江等發達地區,區域市場特征明顯。
這些發達地區發展較好、規模較大的企業,正通過兼并收購、產業整合,優勢企業正不斷確立領先優勢,追求龍頭地位。例如,2018年4月,名家匯以2.48億元收購了浙江永麒照明工程有限公司55%股權。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