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王思強在21日至23日于北京舉行的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開幕式上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國將從五方面著力補齊短板。主要有:加強能源互聯網、電力儲能等新興技術的引導;推動能源技術產業化,在海上風電,能源互聯網等重點領域率先推出一批自主技術和裝備的示范項目;持續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儲能、能源互聯網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
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國特別報告》認為,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中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正越來越多依賴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電力,而煤炭需求有所回落。報告認為,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強大的部署和有力的政策持續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太陽能光伏將成為中國最經濟的發電方式,以水力、風能和太陽能光伏引領的低碳裝機容量將迅速增長,到2040年將占總裝機容量的60%。
《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2018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作為未來清潔能源增量的主體,風能、光伏、核電等的發展是未來能源消費結構變革的重中之重,各細分行業龍頭金風科技(002202.sz)、上海電氣(601727.sh)、協鑫集成(002506.sz)和中國核電(601985.sh)等值得長期關注。
來源:第一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