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追求溫飽的同時開始要求生活品質,而汽車似乎成了這種品質的標志。目前,我國已經成了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截止201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37億輛,并且處于不斷增長的狀態。而就在汽車“滿街跑”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氣污染的問題,根據城市污染源最新結果顯示,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pm2.5的重要原因,面對如此不堪的環境國家將對黃標車以及老舊車采取淘汰任務。
2014年5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提出2014年底,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截止2015年底,淘汰2005年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基本淘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的500萬輛黃標車。
什么是黃標車、老舊車
黃標車是指放量大、濃度高、排放的穩定性差的車輛,這些車輛尾氣排放控制技術落后,尾氣排放相當于新車的5至10倍,因此環保部門只發給黃色環保標志老舊車是指使用時間較長,污染控制水平較差的車輛。根據數據顯示,全國共有黃標車1300多萬輛,排放的污染物占汽車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左右。所以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是緩解環境污染的必要舉措。
其實早在2009年國家就對黃標車和老舊車制定了相應措施,對于黃標車、老舊車交售給依法設立的指定廢棄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并換置新車的車主給予相應補貼。但是由于缺乏法律依據,大量黃標車老舊車并沒有真正淘汰,面對環境污染逐漸加劇的今天國家不得不再次對此類車輛采取措施,同時各城市也將淘汰黃標車老舊車提上日程。
環境壓力加速黃標車老舊車淘汰進程
近兩年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關于霧霾、pm2.5等問題,在2014年環境問題更加嚴重,人們幾乎每天被霧霾籠罩,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汽車尾氣的排放。所以新能源逐漸被關注,而黃標車老舊車開始被“嫌棄”,迫于環境壓力,不得不徹底淘汰這些排放技術落后的車輛,來緩解環境問題。
各大城市開始逐漸對黃標車進行干預,太原市9月底前將黃標車禁行區擴大至200余平方公里,2017年將淘汰全部黃標車;溫州市為了鼓勵車主盡快淘汰高污染的黃標車,采取“早淘汰、多補貼”的政策,每輛符合條件的淘汰的黃標車都可獲得1050元至2.24萬元不等的補助;南京市也對愿意淘汰黃標車的車主給予補貼的政策,以鼓勵盡快淘汰污染嚴重的黃標車,車主最高可獲得2萬元的補貼。
據相關人士表示:本次下達的淘汰黃標車老舊車的任務有600萬輛,為了徹底的完成淘汰任務還需要各城市相關部門采取激勵政策,并極大執法力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貼政策,以有效的快速完成黃標車、老舊車淘汰任務。
來源:慧聰汽車配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