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第三次全省檢察機關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由省人民檢察院在全國率先研發的案管機器人自去年8月上線運行以來,已輔助檢察官辦理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類案件共計11948件,其中,交通肇事罪審查逮捕案件平均辦案周期縮短一半。
省檢察院公訴一處副處長孫勇介紹,傳統辦案中,檢察官一般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對紙質卷宗材料進行閱卷、手寫報告和法律文書,費時又費力。而現在,以交通肇事罪為例,有關該類卷宗,全省檢察機關已實現電子化,依托人工智能,系統幫助查找、歸類、發現問題后推送給承辦人,并集中審查,而后自動生成法律文書,實現全程留痕。在系統操作熟練的情況下,在線閱卷時間大幅縮減,從后臺監測數據看,現在交通肇事案件實際在線辦理時長平均約為2.5小時,危險駕駛約為2小時。
“我們的辦案方式正從傳統書面辦案向現代網上辦案轉變。”蘇州昆山市檢察院員額檢察官朱佳敏在辦理吳某危險駕駛案中,系統提示受案登記表上接報時間是今年1月23日,而立案決定書的落款時間反而是1月22日,存在明顯矛盾,根據系統提示,朱佳敏隨即要求公安機關進行合理解釋和補正。智能輔助系統比人工審查更準確、全面、高效,不會因檢察官能力大小、責任意識強弱不同造成辦案質量參差不齊。危險駕駛罪模塊上線以來,系統提醒檢察官發現抽血使用醇類消毒液、超期送檢等問題案件216件,其中11件作了不起訴處理,防止案件“帶病起訴”。輔助辦案系統還提升刑事檢察工作的監督質效,輔助辦案系統上線運行以來,共發現取證違法及證據瑕疵問題3161個,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199份,檢察建議書29份,書面糾正違法和檢察建議總數同比上升91.6%。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