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2日,北京】今天,由網易有道公司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極簡區塊鏈》中文版圖書亮相2018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其特殊之處在于該書的“譯者”顯示為“網易有道ai翻譯”,這是全球首本由ai機器完成翻譯、人工審校的圖書, 是人工智能與出版界聯手碰撞的一次里程碑,并成為此屆北京國際書展上的一大亮點。
全球第一本由人工智能完成翻譯的圖書 電子工業出版社有了“首席ai翻譯官”
ai的革新浪潮席卷而來,人與機器的較量在“天才棋手”李世石惜敗阿爾法狗之后早已不是誰輸誰贏的問題,人們的視線轉而停留在到底如何加快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地。此次由網易有道公司帶來的有道神經網絡翻譯技術(ynmt)與出版界碰撞的首本ai機器翻譯書籍的問世,意義在于人工智能改造行業的觸角開始延伸至出版行業,并大大提高了行業效率。
此次合作的出版方電子工業出版社社長王傳臣表示,我們對于人工智能翻譯作品一開始是抱著嘗試的心態,當拿到首版機器翻譯的譯稿時候,我們有了更多的信心。出版界長期以來引進國外版權圖書的一大“痛點”就是出版時間長,通常情況從獲得版權到付梓出版,起碼需要六個月之久。這次《極簡區塊鏈》出版打破了行業常規,做到了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步出版,這也得益于有道ai高質量、高效率的翻譯能力。未來讓我們一起見證人工智能在出版領域的更多落地!
(書展現場,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朱師君(右)、網易有道副總裁劉韌磊(中)、電子工業出版社社長王傳臣(左)出席新書亮相會,雙方現場為有道ai翻譯頒發“首席ai翻譯官”聘書)
(書稿翻譯示例對比)
中美同步出版發行 未來ai翻譯或將加快國外版權出版步伐
人工智能翻譯一本書的時間要多久?有道ai翻譯在這次《極簡區塊鏈》中文版的翻譯當中給出了答案:一本320頁20萬字的書籍,輸入原文、翻譯、輸出中文,整個過程實際耗時不到半分鐘。由于出版界對出版書稿有嚴苛的要求,雖然ai翻譯的質量突飛猛進,但翻譯作品仍有“機器翻譯”的痕跡,所以,有道人工翻譯團隊按照出版編輯要求做了進一步校正修訂。盡管如此,與傳統人工譯者從0到1的人工翻譯相比,翻譯速度與出版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基于此,此次《極簡區塊鏈》的中文譯本和英文原版圖書的上市時間得以同步發售,大大提前了與國內讀者見面的時間。
網易有道副總裁劉韌磊表示,ai機器翻譯相比人工翻譯凸顯了非常明顯的兩大優勢,低成本和高效率,特別是在新聞、英語學習及口語交流等場景下的應用翻譯,有道神經網絡翻譯做得比同類國際產品更加出色。不僅能夠高效快捷地完成任務,還具備較高水準的準確度。
據悉,網易有道ai團隊在2017年4月份正式推出了有道神經網絡翻譯技術(ynmt),相比于上一代的統計翻譯技術,大大提高了翻譯質量。在新聞、口語日常交流領域,翻譯質量甚至可以達到英語專業八級譯員的水平。隨著每年語料庫數據的積累,ai翻譯的水平在不斷地向人類標準靠近。
(先進的神經網絡翻譯ynmt和上一代統計翻譯smt以及人工翻譯結果對比)
未來人工智能引領下的機器翻譯會不會真的取代人工?
長期以來,外界一直有討論關于人工智能時代機器翻譯是否會取代人工翻譯的話題。此前,更有國外學者預言到2029年機器翻譯會達到人類翻譯的水平。對此,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李長栓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翻譯,要是不會思考,只會結構轉換,那就會被機器替代。“我們必須要做會思考的翻譯,要能夠完全、充分地理解原文。譯者不僅應該實現文字轉換,還要表達作者的想法,并還原語境、還原事實,將真實的信息呈現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
“對優秀的譯者來說,我們面臨的不是機器給我們的挑戰,而是機器給我們的巨大幫助。它可以提高效率和用詞的統一度,但是準確度還得靠人來把握。所以譯者應當敞開懷抱來歡迎機輔翻譯。”李長栓教授說道。
劉韌磊也同時提到,此次與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這本書是一本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區塊鏈技術的科普書籍,這類圖書大多以事實介紹為內容,不包含文學作品的情感表達,更適合人工智能翻譯。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