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指制造機器的機器,亦稱工作母機或工具機,習慣上簡稱機床。一般分為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床和木工機床等。現代機械制造中加工機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還有鑄造、鍛造、焊接、沖壓、擠壓等,但凡屬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機床上用切削的方法進行最終加工。機床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擴孔鉆、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于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制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進行車削的技術。起初,人們是用兩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靠手拉或腳踏拉動繩子轉動木材,并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弓車床”。
現在的機床的顏色更多是以灰白和淺藍為主,為什么以前老機床大多都是綠色的涂裝呢?
很多機械設備的表面噴漆的顏色,是有行業規定的,比如《gb18209.1-2000機械安全 指示、標志和操作 第1部分 關于視覺、聽覺和觸覺信號的要求》,而非特殊規定的設備,它的具體顏色主要還是根據客戶的要求。而機床普遍采用綠色,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綠色代表著安全、健康、清潔:綠色對我們的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有利于改善工廠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身臨其境地想想嘛,要是每天對著一個明黃色的大鐵架子工作,周圍噪音還不小,工作一會兒之后,會感到煩躁吧);個人覺得,綠色還能保護視力(不過,關于綠色是否能保護視力,尚有爭議:【3.29謠言粉碎結果】“豆沙綠”對保護視力并沒有特別的作用 )。
國內很多機床制造廠以前都是軍工企業,所以制造成綠色。 綠色適合長時間注視。要知道工廠里的機床工人大部分時間里眼睛都不能離開機床,所以需要用適合的顏色,讓工人的眼睛不至于因為長時間盯著某物而產生視覺疲勞。實際上,目前我國在工廠的工作環境設計上,考慮得沒那么多以及人性化。我猜,目前我們在工廠里看到的機床大多是綠色,可能是因為過去很多進口設備一直是綠色的緣故,加上又有軍工的影響,因而一直也沒改過。
世界第一臺數控機床(銑床)誕生(1951年)。數控機床的方案,是美國的帕森斯在研制檢查飛機螺旋槳葉剖面輪廓的板葉加工機時向美國空軍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加和協助下,終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們正式制成了第一臺電子管數控機床樣機,成功地解決了多品種小批量的復雜零件加工的自動化問題。以后,一方面數控原理從銑床擴展到銑鏜床、鉆床和車床,另一方面,則從電子管向晶體管、集成電路方向過渡。1958年,美國研制成能自動更換刀具,以進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機床的家族已日漸成熟,真正成了機械領域的“工作母機”。
最早中國機床基礎基本為零,最早一批的機床制造廠用的都是蘇聯老大哥援建的機床,二戰剛剛結束又進入冷戰的蘇聯和中國大多都是工廠帶有軍工車間的,那時的廠區保衛都都是有帶槍民兵的,甚至連高射炮都有.....所以基本都是軍綠,這個年代的外國機床也都差不多都是深綠或者灰色的,我們廠有臺我們國家當時重金從民主德國買來的機床就是灰色涂裝的,改革開放后國產機床顏色開始慢慢變成亮一點的綠色,再后來藍色也有了。現在的數控機床基本都是白色為主了,還加入了醒目的橙色,黃黑等警示色。
其一,新中國成立以后,百廢俱興,在蘇聯專家協助下我們初步建立了完整的重工業體系。那時國內的很多機床企業都是軍工企業,大概是軍事化的遺留傳統,所以大多數機床都涂成了軍綠色。其二,據一個沈陽的同行和老劉說,是因為綠色的油漆便宜,也容易生產,所以以前的機床就涂成了綠色。其三,綠色能夠保護視力。最后一種說法似乎看起來很科學,機床涂成綠色,主要是考慮的綠色是一種代表著安全、健康、清潔的顏色,對工人的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有利于改善工廠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
來源:中國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