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機械加工廠該何去何從...
2018-08-21 00:48來源:
原標題:我們的機械加工廠該何去何從...
停產,限產,關停,查封,原料價格上漲,工人失業..........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比冬天更寒冷??梢哉f,2018年,并不是制造企業賺錢的年代,即便是很多工業大廠也可能一夜之間倒閉。制造行業,正經歷著高溫、高價和嚴管控的煎熬!
造企業關停限產環保風暴致使大批中小制造企業關停、限產、整改,工業園也難以幸免被集體關停整改。
8月8日,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近日,浙江省也發布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文件明確要求浙江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并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
日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意見稿明確,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明確具體完成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錯峰生產方案制定工作,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企業錯峰生產的基準產能以2018年9月產能計。
其實,環保風暴從5月份就開始了,連云港工業園事件接連升級,數家工廠停產,吉華、吳中分別收到近百萬罰單;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持續對化工、鋼鐵廠進行排查,關停、限產的通知一封接一封,行業迎來巨震。
6月,南通市環保局發布市區非國控企業2017年度環境信用評級結果,黑色企業32家單位,其中黑色信用評級印染企業11家,加收污水處理費每噸1元,電費每度0.1元;環境執法監管方面,分別增加1倍、2倍監察監測頻次。
京津冀及周邊:無法升級改造達標排放的企業9月底前全關停,將斷電、斷水、清場地。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開展三個月以來,強化督查組已經檢查超過3.2萬家企業,其中超過2萬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問題,占比達到64%以上,尤其是“散亂污”企業問題,治污設施不完善等違法問題數量突出?!暗?月底,各地核查上報的‘散亂污’企業達到了17.6萬家,9月底,要求不能進行升級改造的企業一律要進行取締關閉。 ”
田為勇介紹說,環保部執行非常嚴格的銷賬制度,以“散亂污”企業整治為例,對要關停的企業必須實現“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場地。
環保重壓下,工廠停產,工人失業,確實苦不堪言。
各類原料價格暴漲
環保風暴進行的同時,貿易戰不斷加碼,中美雙方劍拔弩張,國際市場氛圍緊張,多種工業原料價格的暴漲。
早在7月份,國內工業品市場整體上就呈現出價格堅挺、蓄勢待發的格局。剛進入8月上旬,蠢蠢欲動的各類工業品就集體發力強勢拉漲,紛紛創出年內新高甚至四五年新高。
倒閉潮:山雨欲來風滿樓
工業巨頭君正集團流動負債年增29億、山東晨曦集團申請破產。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購買同樣的原材料,化企需要付出更多資金,一直以來,部分中小工廠靠銀行借貸維持生存,公司里的流動資金不足,因公司信譽不足又很難從銀行借貸,資金困難是導致企業倒閉潮的關鍵因素。
漲價潮使低端產品價格和中高端價格差縮小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沒有價格優勢就會放棄低端產品,會多花一點錢,買中高端產品。
加上國外反傾銷、出口受堵等等因素,未來中小制造企業滯銷的可能性非常大!下半年,訂單數量下降已成定局,化工企業倒閉潮很有可能出現在不久的將來。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