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身邊的車買車的多么?4s店的車好賣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不好,尤其是對比前幾年而言。
2018年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全年我國汽車的產銷情況。2017年中國市場汽車產分別為2902萬輛和2888萬輛,同比增長3.19%和3.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27%和10.61%,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就在放緩。
中汽協預測,2018年,中國市場汽車為2970萬輛,增長率為3%。如今時間已經過去7個月,今年上半年增速卻高于2017年同期1.8%。面對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的較高增速,中汽協依然堅持年初提出的全年產銷3%增速的預測,并稱“下半年汽車市場的數據將不會太好看,相關各方需要做好準備。”
因為,實際上上半年的快速增長,是因為商用車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客車/卡車。
而根據世界汽車產業專業調研公司(fourin,inc.)發布的預測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或將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卻“逆勢而為”?
“車不好賣,4s店庫存壓力大,企業庫存數據已經為歷史最高點。”這是反應如今市場真正情況的一句話。
而且2018年還出了非常多的事兒,比如增速多年來終于低于轎車增速,引發了無數相關的討論,中國的熱潮退去成為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但,在這種情況下,看了跨國巨頭們在中國市場的新規劃,卻有些“逆勢而為”。
2017年的全球冠軍--聯盟:
計劃投資約9億美元,到2021年在中國市場把它目前的產能提升40%,這9億美元由及其中國合資伙伴共同出資,此舉之后,將使在中國的汽車產能每年增加到210萬輛。
2017年的全球亞軍-汽車:
雖然沒有公布品牌層面的增產計劃,不過顯然已經動了起來,
2017年,在沒有加持、所在細分市場整體同比下滑以及市場容量萎縮的情況下,全年仍然取得了超200萬輛的表現,實現同比增長5%。
2018年是的年,將引入兩款全新車型,故增加產能是其當下最重要的舉措。
2018年,將有4家新工廠陸續投產,分別是:q工廠一期、工廠一期、工廠一期、工廠二期,這4家新工廠將達到年產能105萬輛,屆時,也將成為在華擁有產能最大的車企,產能總和超300萬輛。
而你會奇怪,此前中國市場之中的第一梯隊是,它們的全年銷售體量在400萬臺這個,但如今僅僅就已經擁有了300萬臺的產能能力,它是否會擔心產能過剩?
2017年的全球季軍-汽車:
近期公布了一個極具野心的擴張計劃—2020年在華產量達到200萬輛。
在工廠每年加產12萬輛,其中插電式混動車型11萬輛,型1萬輛。同時,方面也將擴充產能12萬輛。
最終,這將比2017年的實際產能即114萬輛增加近一倍。
心中有戲 都可能是未來的影帝
全球排行前列的車企們進行一個趨同的行為,這背后映射的是對于中國汽車市場的一種前景分析。
國外機構對于2018年中國市場的預測均認為將出現首次下降。而國內機構對于2018年我國汽車增速的預測總體還將保持增長,但增速會有一定下降。
雖然相關部門預測2018年市場前景差,甚至可能首次出現負增長,但車企們的數據分析邏輯之下可能結果并不相同,甚至于是可以承受短期壓力,反而對前景十分看好。
中國,對于全球貿易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權威汽車雜志《wardsauto》發布的2017年全球和卡車可能首次突破9000萬輛,其中中國購買力占據逾四分之一。
以為例,雖然長期以來中國只扮演了除日本和北美以外的補充角色,不過眼下,這個狀態正在發生變化。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在中國的市場保有量約為3000萬輛,而在美國的保有量約為1750萬輛。在過去五年中,在中國銷售的日本汽車數量增加了近60%。
這個只有一個海外市場做好的企業,僅靠中國,就能實現全球排在前列;而、面臨的問題則是之前所依賴的北美市場不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它們需要的是轉型。
而這背后,更慘痛的局面是。
面對如今的市場壓力,//等車企,有信心在競爭中占得上風,才會進一步增加產能。這就意味著,它會加速市場中的淘汰效率。
比如合資企業中的、、等企業,比如自主品牌中的汽車、等企業。
未來,退出中國市場,將不僅是這些跨國巨頭的專屬。
寫在最后:
其實,拋開市場層面的諸多因素,//這些企業擴建工廠增加產能,還有著產品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它們想要搶下燃油車市場中最后一波的大紅利,比如想要成為中國第一品牌于是迅速推進了一大批產品;和的舉動也是一致,更多的產品推進,想要繼續搶占市場。
這也證明,在跨國巨頭的眼里,中國的趨勢和推進,遠遠沒有宣傳中的那么可怕,那么激進。
另一方面,這也是應對未來的布局,在增加產能的過程之中,一部分產能正是為車型而準備,而這其中也更多是型,而非型。
這證明,在跨國巨頭眼中,如今離著的時代,也還有不短的時間。
全球巨頭們的眼光,其實很有意思,因為之所以它們能擁有幾十年、上百年的成功發展歷程,正是因為獨到的眼光和發展思路。
經濟像個大循環,在高峰時,勢必要想到低谷。從這一系列舉動中,你會發現中國的領域遠沒有所宣傳的那般好看,也會發現,隨著這一波跨國巨頭的新攻勢,市場里會拼的越來越兇。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