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加碼寶騰:全面啟動電氣化戰略
本報記者?王欣?杭州報道
“我們不反對中國,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友好的關系。”8月20日,時隔15年重新當選馬來西亞總理的馬哈蒂爾在訪華期間表示。
8月18日,在完成了對阿里巴巴的訪問后,93歲高齡的馬哈蒂爾出席了吉利與馬來西亞“國寶級”車企寶騰母公司drb集團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的簽約儀式。
當天,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寶騰控股簽署深化新能源領域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將深化在新能源電氣化領域的合作。
“今天合作協議的簽署是我們進一步落實去年與drb-hicom簽署的協議,推動雙方合作進入全新階段。當前,中馬關系正處于重要的發展階段,我們要抓住汽車產業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契機,在輸出技術和產品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寶騰本土創新能力、零部件配套體系建設和員工專業技能水平,尋求資源協同和規模化效應,加速寶騰品牌轉型升級和國際化進程。”當天,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
根據框架協議,未來雙方會繼續深化合作,此外,吉利控股集團與drb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雙方持股比例為50:50,寶騰即將進入中國,同時開啟全面電氣化合作。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寶騰是馬哈蒂爾的顏面,他今年再次當選馬來西亞總理之后,必然會全面推進寶騰的發展。”
寶騰汽車復蘇?
寶騰建立于1983年,由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建立,旨在指導國家的工業化計劃,并被視為馬來西亞獨立后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象征。在全盛時期,寶騰占有馬來西亞汽車市場超過八成份額,是馬來西亞的“國寶級”品牌。
“寶騰在制造汽車時,吉利還不存在,但是在質量、生產效率和體系能力方面,吉利后來居上。”8月19日,馬哈蒂爾在記者會上表示。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吉利謀求進軍東盟市場,其實已經很久了。在過去幾次交流中,雙方并不了解兩國的市場和政策,當時人家對吉利看得很低。”
然而,近年來寶騰汽車發展并不順暢,2016年本國市場占有率僅僅只有15%,日系車占據主流。
“所有國家對弱小的產業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我們對寶騰的支持很少,由于我國市場比較小,而且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使得寶騰稍顯落后。但未來馬來西亞政府對寶騰汽車也不會有太多支持。”馬哈蒂爾表示。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馬來西亞進入東盟后,寶騰汽車便失去了本國保護政策的庇護,加之此前“閉關鎖國”以及整體技術落后,寶騰汽車變得落后起來。
2017年6月23日,吉利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吉利集團收購drb旗下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并成為寶騰汽車的獨家外資戰略合作伙伴。
當時李書福許諾,吉利將積極推動寶騰與路特斯的復興,第一個任務是實現扭虧為盈。按照既定計劃,吉利旗下suv車型——博越技術和平臺作價2.9億,首先進入馬來西亞市場。
此時,距離吉利收購寶騰49.9%股份,過去了13個月。盡管吉利新產品還未引入,但在渠道、供應體系優化過程中,?寶騰今年業績持續回升,到了6月份達到30個月的高點。
新能源化更加深入
東盟市場是世界第四大市場。東盟市場主要是日系車占主導,主要靠當地組裝。
如今,馬哈蒂爾政府已經不再滿足于過去汽車廠商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精簡版或者過時的汽車,而是希望擁有與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一樣的新車型。
所以,在寶騰和吉利的合作中,可以預計的是,寶騰品牌可以向前推進。而且現在對吉利而言,雙方聯姻也要更加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簽約當日,馬哈蒂爾試駕了博瑞ge、帝豪gse、領克02,并體驗了沃爾沃s90榮譽版等最新車型。
“在馬來西亞,我最喜歡開的車是途觀,但現在博越的質量與德國車不相上下。過去幾年吉利汽車在生產質量和乘客體驗各方面大大提高,吉利汽車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汽車制造商水平,能夠與德國等世界優秀汽車生產商媲美,完全有能力和寶騰開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馬哈蒂爾表示。
盡管寶騰目前生產的是右舵車,但他希望在中國生產寶騰左舵車,“因為在中國生產的成本會更低,質量也會優于馬來西亞制造的汽車。”
對于雙方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外界認為,此次合作并不是簡單地將吉利的博越改成右舵寶騰車型。
據悉,全面電氣化,吉利與寶騰共同在馬來西亞發展新能源汽車,與當地日系車的低廉路線形成差異化,從而提高馬來西亞當地汽車技術的更新步伐,與世界汽車發展戰略相一致。
此外,未來寶騰新能源車型進入中國,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收益回報,同時吉利在當地獲得更多馬來西亞政策優惠,加快吉利在全球形成多個統一標準的新能源研發生產基地,形成長期合作關系。通過新能源技術的合作,加快培養人才、培養經銷商與供應商體系,與包括寶騰母公司drb-hicom未來在電池關鍵技術、航空等各領域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