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等五部門日前印發《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要求加快推進降低企業杠桿率各項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 險攻堅戰。
通知明確了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的六大重點:一是建立健全企業債務風險防控機制;二是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三是加快推動“僵尸企業”債務處置;四是協調推動兼并重組等其他降杠桿措施;五是完善降杠桿配套政策;六是做好降杠桿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服務監督。
通知提出了27項工作要點,包括:區分不同行業、企業類型設置資產負債率預警線和重點監管線,完善國有企業資本管理機制,健全企業債務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完善大型企業債務風險聯合處置機制。拓寬實施機構融資渠道,完善轉股資產交易機制,開展債轉優先股試點,推動市場化債轉股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降杠桿領域,積極為市場化債轉股獲取穩定的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提供支持;完善各類社會資金特別是股權性資金參與降杠桿和市場化債轉股的引導機制。對降杠桿及市場化債轉股所涉的ipo、定向增發、可轉債、重大資產重組等資本市場操作,在堅持市場“三公”原則前提下,提供適當監管政策支持等。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要點中著重了提出3項必須在2018年底前完成的任務:一是完善轉股資產交易機制研究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集中開展轉股資產交易,提高轉股資產流動性,拓寬退出渠道。二是加強轉股股東權益保障針對轉股企業存在的股東行為規范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問題,研究加強轉股股東權利保護的政策措施。三是完善“僵尸企業”債務處置政策體系研究出臺有效處置“僵尸企業”及去產能相關企業債務的綜合政策以及金融等相關領域的具體政策,落實好有利于“僵尸企業”出清的稅收政策,通過推動債務處置加快“僵尸企業”出清。
“深化體制改革,不斷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近日在《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要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來源:中國礦業報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