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器人大會探訪記:工業機器人“信息化缺乏癥”和服務機器人的亟待爆發
2018-08-20 19:50來源:/
原標題:世界機器人大會探訪記:工業機器人“信息化缺乏癥”和服務機器人的亟待爆發
文 | 黑君
編輯 | 黑智
8月15日-19日,2018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舉行。
三天主論壇,近20場專題論壇,國內外300多位行業專家的對話,這場博覽會分為4大展覽區、9大主題,abb、發那科、新松、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安川首鋼、科爾摩根、中瑞福寧、費斯托、smc、科沃斯、優必選等166家企業,多個最新的展品亮相。大會上還包括bci腦控類賽事、青少年機器人設計類賽事、共融機器人類賽事、kob全球機器人格斗類賽事、無人船公開賽等5大類賽事,16個國家、4萬多名選手參加。
在大會上,副總理劉鶴指出,機器人是當前科技變革的最重要領域之一,將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產生深刻影響。目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促進了智能制造的發展。依托于機器人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生產方式大量涌現,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推動機器人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已在世界范圍形成廣泛共識,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戰略規劃、政策措施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分析,2017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超過250億美元,增長超過20%,預計2018年將達到300億美元。
在會場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提到,五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年均增速接近30%,2017年達到近7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13萬臺。中國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將推動機器人技術進步、產業發展作為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以創新為引領,以需求為帶動,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鏈構建、應用領域拓展、區域集聚發展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工業機器人易用性、穩定性及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服務機器人產品類型日益豐富、應用領域快速拓展。
黑君代表i黑馬&黑智對大會的探訪于8月16日開始,以上提到的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是本次探訪的重點。它們分別集中在a館和b館。a館之中,有57家參展的工業企業。這些企業主要展出了它們在工業自動化方面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鮮有企業拿出信息化的產品。i黑馬&黑智就這一現象詢問參展人員,得到的回答是:工業4.0=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從前向后,依次遞進。國內絕大部分的工業企業,甚至還沒有邁出第一步?;谠诠I領域數十年的積累,四大家族在信息化方面,走得比國內企業更遠。但是,在展覽會上,它們沒有展出信息化產品。哈工大參展人員表示,哈工大的研究機構一直在探索信息自動化。他強調,信息化的關鍵在于落地,不能一直停留在紙面上。
服務類機器人在b館展出。有53家國內外企業參加展出。參展產品主要集中在家庭服務、醫療服務和智能公共服務等三大場景里。這一塊市場不可小覷,在家居這個場景下,黑君便碰到了兩家做掃地機器人的上市公司——irobot和科沃斯。獵豹移動、京東x事業部也在本次大會拿出了一系列產品。機器人咖啡亭是獵豹移動人氣較高的產品,兩只機器人手臂能夠精準地調配出一杯新鮮咖啡,并拉出一朵漂亮的奶花。京東x事業部,展出了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超市等一系列的產品。原本以為a館會比較清冷,不會像b館的參展企業那樣各出奇招,但新松亮相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的機器人,格力的機器人樂隊,festo的仿生狐蝠、仿生蝴蝶,發那科舉起轎車的機械臂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工業機器人
格力的機器人樂隊,是黑君進入序廳(和a館相連)看到的第一個項目。它的旁邊圍滿了參觀的孩子和家長。黑君也見縫,擠了進去。很好聽,有點鏗鏘。黑君用qq音樂沒有檢索到它們的表演曲目。從華晨宇和德國機器人樂隊compressorhead合作的《異類》開始,黑君就知道機器人有做音樂的天分。
進入a館,黑君直奔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場地。工業四大家族指的是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可惜黑君沒找到庫卡。黑君,首先被發那科吸引,因為它力拔山兮的氣勢——一個粗壯的機械臂,舉著一輛黃色小汽車。據說這個大家伙能夠舉起1700kg的重物。資料顯示,它可用于物流搬運、機床上下料、裝配、碼垛等應用。
業內給發那科的評價是“精度非常高,但過載不行”。這次搬出這個大家伙,大概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夠載重。在展出中,發那科繼續給自己貼“精確度”的標簽,巧克力豆彩色視覺分揀系統。它主打集成彩色視覺、高速輕巧的機器人以及可拓展的運動范圍。
此外,展出的還有pcba板檢測自動化系統。它的特點是高效緊湊。
發那科的參展人員告訴黑君,高效緊湊的背后是控制算法。速度、運動性能雖和伺服電機相關,但核心是控制算法。算法是機器人的大腦。黑君問他國內算法和國外算法的差距有多大。他說,很大,而且在短期內難以追趕。原因是算法需要不斷地迭代和升級。國外做算法的時間比較長,從1950年就開始了,已經做了60多年?!坝袝r候,時間就意味著差距”,他說。
發那科的對面是abb,abb由兩個百年企業瑞典的阿西亞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中國是它的第二大市場。今年,它集中展示出兩款產品,第一款產品造價略貴,30多萬元(標準配置)。用圖見下圖:
第二款產品是irb 2400多功能銑削,顧名思義,它是由irb 2400機器人配合告訴電主軸和切削軸組合而成。參展人員告訴黑君,也可以把它理解為“自動的銑削加工機床”。價格也不低,在20萬-30萬元。詳見圖。
安川,在發那科的11點鐘方向。代表安川參展的公司是安川首鋼。它是安川和首鋼的合資公司(首鋼占股35%),創建于1996年,做了20多年的系統集成。去年,它為安川銷售機器人0多臺,占了安川在華銷售的大部分。
在本次博覽會上,安川首鋼展出了一條流水線——定制化機器人自動生產線。這是一條為了展示而做的流水線。參展人員告訴黑君,他們把各種機器人的應用新概念都集中到這條產線上來。這條流水線包括vr遠程訂貨、機器人自動備料、智能輸送線傳遞、機器人激光焊接、機器人自適應拋光、機器人自動化裝備、agv搭載機器人成品入庫、智能物流出庫等黑科技。
和國外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對應,國內也有工業機器人的四小龍。它們分別是新松、埃斯頓、埃夫特、廣州數控。它們也是黑君探訪的重點。此次,新松、廣州數控參與了展出。新松、廣州數控的展位緊挨著四大家族。
新松是國字號“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中心”、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發起設立的國家級品牌企業;總部位于沈陽,在上海、杭州、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設有分支機構;人才上,研發人員包括院士、博士生導師、碩士等共1000多人。
本次展覽上,新松拿出了自己的明星產品——新松炫舞機器人。它曾參與平昌奧運會“北京八分鐘”的演出。
新松蛇形臂機器人,憑借著奇特的造型,也是被圍觀的一個。它是一個24+1個自由度的連續型機器人,能夠柔順彎曲和靈活改變自身形狀,實現多障礙物的避讓。主要應用在狹小空間和惡劣環境,比如地震現場被困人員救援、核反應堆冷卻管的檢修作業、跨越視野障礙物對軍事目標的偵查作業等。
新松還展出了上下料的機器人。
面向c端市場,新松也推出了家庭系列的服務機器人。據了解它有14項功能,比如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語音指令、遠程更新、遠程視訊、視頻直播等。大小朋友挺喜歡這款產品的。
廣州數控的展臺在新松的旁邊,紅色是它的主色調。廣州數控成立于1991年,機床數控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三位一體”成套解決方案是它的主要產品。本次展覽會上,廣州數控集中展示了gsk03a1綜合實訓平臺。據參展人員介紹,這個平臺由gsk六軸工業機器人單元、工作臺、視覺模塊、上下料模塊、輸送模塊、碼垛平臺、快換手爪放置模塊、柔性旋轉平臺、平臺電氣控制系統及外部接線平臺組成。
除了實訓平臺,廣州數控還搭建了一個多機器人協同作業的演示系統。它由四個單元(自動化上下料單元、自動化去毛刺打磨單元、自動化裝備單元、工業機器人焊接單元)組成。
巧合的是,黑君還碰到了機器被線纏繞的情況。參展人員趕緊跑過來檢修。
看完了之后,黑君重點圍觀了擠不進去的項目。比如,羽毛球陪練。
比如賽佰特的面粉自動傳送帶。
比如針尖跳舞。
比如festo仿生狐蝠和仿生蝴蝶。
(仿生狐蝠)
(仿生蝴蝶)
服務機器人
以2006年深度學習模型的提出為標志,人工智能迎來高速發展。與此同時,依托人工智能,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的不斷拓展,帶動了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ifr、中國電子學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達23.5%,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92.5億美元,2020年將增至156.9億元。2018年全球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44.8億美元、25.4億美元和22.3億美元。其中,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占比達到48%,分別高于家庭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21、24個百分點。
走進b館,黑君首先被人氣高漲的獵豹移動的站臺吸引。轉了一圈,才發現這家互聯網公司的小心思。這家公司提供充電裝置、免費領取水、和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合作、聘請金發碧眼身材高挑的小姐姐站臺、舉辦與觀眾的互動活動。見下圖。
獵豹移動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出海代表企業,現已在納斯達克上市。2016年4月,獵豹移動正式進入人工智能領域。在這次展會上,獵豹移動展出了重點音箱、幾款使用的機器人。黑君重點體驗了小豹ai音箱、豹小秘這兩款產品。
定義為聽歌神器的小豹ai音箱,支持語音交互,有海量內容(1700萬音樂曲庫、400萬兒童內容、1億+有聲內容、3000+每天更新的新聞源)。交互水平,和市面上的音箱持平,你可以讓它執行已有的功能或者打開已有內容。比如,定個鬧鐘、放一首周杰倫的歌曲、朗誦古詩、唱段京劇《水漫金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指令需要加“小豹”方能將其喚醒。工作人員告訴黑君,小米音響的gts和識別都用的都是獵豹移動的技術。
豹小秘是一款服務接待機器人。主要應用在企業、樓宇的前臺接待,政務大廳、銀行、養老院的資訊講解,博物館、科技館、4s店導覽講解,醫院導診,商場導購等方面。體驗的時候,現場環境比較復雜,豹小秘不能迅速地反應黑君的指令。它可以有限交互,不支持漫無邊際的聊天。一次充電可以連續使用八個小時。
softbank的展區,因為pepper的高顏值,吸引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觀眾。pepper身邊更是圍滿了小朋友了。真是萌即正義啊。
pepper,身高120厘米,重28kg,會20多種語言,可連續續航12個小時,具有自動回充的能力。工作人員告訴黑君,pepper的傳感器可以探測到周圍的人,并吸引人們與自己互動。它們能夠幫助人們完成簡單、重復性高的工作。
nao是softbank推出的另一款產品,功能和pepper基本一致,但是更小更輕。它的身高只有58厘米,體重也只有5.6kg。黑君確實有想把它們抱回家的沖動,但一看價格,算了吧。京東官網顯示nao的售價是9.8萬元。有媒體報道,pepper的首發價是19.8萬元。
和獵豹移動、softbank相比,京東的人氣少了許多。不過,京東一口氣拿出了它的一系列ai產品。比如京東智能搬運機器人(agv),京東購物跟隨車、配送機器人3.5代、智能巡檢機器人2代、貨架穿梭車、飛馬倉儲智能運輸機器人(京東飛馬機器人)、無人機y3。詳見下圖(圖片有形變,與原物不符)。
除此之外,京東還展出了京東地圖車。京東的工作人員告訴黑君,京東地圖是專門為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打造的。傳統的導航地圖辨識度為50厘米。這個精度太大了。展出的是第一代京東地圖車,現在京東已經開發出了第二代,可以搭載在機動車上。
irobot和科沃斯,是黑君碰到的兩家做掃地機器人的上市公司。它們的展區在京東的附近。家電媒體有很多篇稿子比較這兩家公司的不同。喜歡做家務的黑君從刷頭這個零部件比較一下這兩家公司的不同。從800系列開始,刷頭改為aeroforce extractor(雙橡膠刷頭)。參展人員告訴黑君,雙橡膠刷頭可以更好地從各種地面掃起塵埃,能夠有效地避免毛發、電線等纏繞刷頭。她還強調,irobot擁有雙橡膠刷頭的專利權。
(irobot的產品)
(雙橡膠刷頭)
在科沃斯的展區,黑君看到科沃斯掃地機器人的刷頭由刷子和膠片組成,既可以吸頭發等絲狀物和細小微塵。工作人員告訴黑君,雙橡膠刷頭不適合吸家庭里面的微塵,吸頭發比較強。他還強調,科沃斯的性價比比較高。
和irobot單調的展品(只有掃地機)不同,科沃斯展出了不同場景下的機器人,比如擦窗機器人、大堂助理機器人、銀行服務機器人、智慧零售機器人以及機器人創想秀上的一系列產品。
(擦窗機器人)
(創想秀上的一系列產品)
科沃斯的1點鐘方向是中瑞福寧。中瑞福寧創立于2016年,是專業從事高端機器人(人工智能產品)研發、制造、測試和銷售的企業。該公司的產品形似孫悟空,工作人員說中國老人認識孫悟空,而且產品有很多功能,就像孫悟空會72變一樣。據工作人員介紹,產品高1.5米,爬坡能力35度,精度在0.05毫米到0.1毫米之間,手爪可以抓取2.5公斤的重物。產品的使用場景是養老院。
森漢在中瑞福寧的對面。它展出的“擎天住”很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它還展出了一款還沒有上市的游戲——ar游戲。工作人員告訴黑君,這款游戲需要配合手機使用。手機,通過藍牙連接機器人,指揮機器人在靶臺移動,并做出射擊、移動等動作。
(機器人和靶臺)
在本次參展過程中,黑君驚喜地發現后起之秀優必選又進入到了新的領域——安防。據說,這款巡檢機器人的售價100萬元。
在離開b館前,黑君還和“姚明”打了一聲招呼。
探訪后記:
2018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8.2億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5.1%。其中,工業機器人168.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2.5億元,特種機器人37.5億美元。這段數據來自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通過親身探訪,黑君來談一點感性的東西。第一,嘈雜,嘈雜得像菜市場一樣。a、b館都是如此。c館(特種機器人的展覽館)也一樣。
第二,熱情。展覽位置越大,參展商越熱情。除了個別展位的個別人員,他們基本上有問必答。他們在介紹的產品的同時,也在教育著市場。在b館,這種教育市場的味道就更濃了。幾乎每家在展出產品的時候,都會做一點抓眼球的東西,比如“姚明”、擎天柱和孫悟空。就連一些外國展商,有有模有樣地邀請觀眾體驗產品、參與互動,并送上帶有自家宣傳資料的禮品袋。第三,年輕。a、b館的參展商的年齡段應該在20—40歲(d館參加機器人大賽的學生們更?。?。這群人,將在15.1%的行業增長率下快速地帶動行業成長,并實現自我成長。
從參展產品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工業和服務機器人都處于初級階段。工業機器人,可能還在自動化階段。沒有看到讓人驚艷的工業信息化產品。據參展人員告知,信息化甚至是核心零部件的進步,前提是長時間的市場積累,技術進步是建立在幾十年失敗又成功的案例基礎上的。中國在工業機器人方面已經落后數十年了。在這數十年里,國外的工業機器人形成了它們的核心零部件—本體機器人—系統集成的工業生態。對于中國來說,如何發揮后發優勢,趕上前行者,融入生態是亟需思考的。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