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日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今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0%,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4 個月回升。作為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這一數據表明了中國制造業繼續保持了平穩向好的態勢。專家表示,這一數據的持續向好,預示今年以來中國政府的微刺激政策效果正在顯現。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已經連續四個月回升,特別是最近幾個月逆季節走勢上揚。從分項指標看,新訂單、出口訂單等各類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和產成品庫存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等都出現提高,反映了隨著訂單水平回升,企業采購和生產活動水平開始回升。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pmi數據的連續回升反應出中國政府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已見成效。
徐高說:“很明顯這是微調措施的實際效果。到現在為止,經濟在其他方面下行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銷量5-6月很低迷,投資在持續下滑,所以現在經濟增長企穩的主要動力,完全來自微調措施對基建投資的推進。宏觀數據顯示,基建投資已經加快到去年三季度以來的新高,很大程度對沖了其他方面下行壓力。pmi的小幅回升在預期之內,反映了經濟增長逐步下滑觸底,企穩回升。”
從外需來看,新出口訂單在最近兩個月持續回升,六月份回升到50%以上,達到50.3%,特別是作為中國出口大省的廣東省,制造業訂單指數尤為明顯,五、六兩個月指數尤為明顯,這些數據反映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初見成效,外部需求穩中趨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說:“一個原因是我國的貿易伙伴國像歐美日本發達經濟體近期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就是說我國的外需有所增加,第二個原因從國內情況看,國家支持外貿穩定發展,促進貿易便利優化等措施不斷落實和實施,這兩個因素的疊加共同促進了我國制造業出口形勢的進一步好轉。”
pmi數據的持續向好預示著中國經濟正在逐步觸底回升,但是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認為,這種上行態勢并不穩固,保持這種勢頭還有很大壓力。“現在企穩的態勢,完全建立在穩增長的措施上。現在房地產方面下行壓力很大,而且還有繼續增大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經濟增長企穩回升的態勢還相當不穩固,還需要穩增長的政策持續發力。一方面基建投資托底的措施要繼續做,對房地產行業要有放松的措施,緩解實體經濟尤其是房地產行業所面臨的融資瓶頸。”
不久前,匯豐也發布了中國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這一數據顯示,6月pmi升至50.8%,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高,且為今年首度回升至榮枯線上方。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