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長沙市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全面啟動,11個非現場執法點正式運行。今后,運輸車輛不再需要停車測重,在經過動態自動稱重檢測區域后,安裝在公路上方的電子顯示屏便會顯示其超限超載信息,既方便駕駛員實時掌握信息,又提高了治超效率和公平性。
體驗 自動對車輛稱重、拍攝
昨日,在長沙縣g107線的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點,一輛湘a牌照的運輸車輛經過非現場執法路段,非現場執法系統馬上對車輛進行稱重和拍攝。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技術設備包含動態自動稱重檢測設備、車輛抓拍識別設備、視頻監控設備、車輛信息數據處理系統等,可對過往車輛的車型、車牌、軸數、重量等相關信息實時采集和固定。
記者看到,當這輛運輸車通過測試區域后,安裝于檢測區域后的公路電子顯示屏立即顯示車輛信息。
“你看,這輛車沒用違規,所以用綠色字體顯示‘車輛正常,請通行’。如果車輛存在超載行為,電子顯示屏會有紅色文字提示,顯示車輛牌照、超限信息并提示駕駛員到就近指定卸載場卸載貨物。”工作人員說,如果被檢測出超限超載,駕駛員可根據指示標志就近到指定卸載場卸載。卸載后,公路管理機構可依法依規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
在雨花區跳馬鎮洞株公路的治超非現場執法點,記者看到,距離檢測區域不遠處豎立了一塊“前方200米超限檢測”提示牌。昨日13時7分,一輛蘇b牌照的廂式貨車從株洲開往長沙,行經該檢測點時,被檢測出總重達41.4噸,超重5.4噸。這些數據在雨花區治超非現場執法信息監控中心一目了然。
監管 抓拍系統同步接入交警平臺
“通俗地講,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類似于交警部門的非現場執法。公路部門通過電子稱重設備測出貨運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車貨總重,判斷車輛是否符合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長沙市公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治超過去用的是傳統的人海戰術,如今實現“機器換人”,可實現全天候管控,彌補治超人員不足帶來的監管問題,避免“找關系”“說人情”等不正之風,形成長沙治超高壓態勢。
駕駛員未注意到現場提醒信息怎么辦?工作人員介紹,公路管理機構將會用短信及時告知,并將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郵寄給當事人。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