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亞洲司司長陳洲22日在回應&ldquo中國和東盟進一步相互開放市場,會不會對東盟國家國內市場和產業造成沖擊&rdquo時指出,多年實踐表明,中國&mdash東盟自貿區建設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共同走向國際市場。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mdash東盟經貿合作暨第11屆中國&mdash東盟博覽會、中國&mdash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情況。
陳洲說,中國雖然是第二大經濟體,同時2013年又躍居到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但是按人均gdp來算,中國和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同時,中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但還不能稱為貿易強國。
陳洲指出,當前,特別是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轉型期的時候,很多不確定因素增加,所以合作共贏是今后各國發展的必然途徑。中國和東盟可以說是一個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國&mdash東盟自貿區從2002年啟動之后,雙方積極落實了一些自貿區內部的相互便利化措施,相互開放市場,加強互利合作,從而促進雙方的經貿合作保持快速的增長。
陳洲表示,東盟統計,201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3195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四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東盟的投資也逐漸開始增加,越來越多的東盟大米、水果等農產品和工業品進入中國市場,同時有越來越多地中國企業到東盟去發展。經過這么多年實踐表明,中國&mdash東盟自貿區建設是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共同走向國際市場。
陳洲強調,今后五年,中國預計會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同時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游超過5億人次,這些數字可以表明中國的發展將更好更多地惠及周邊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
陳洲進一步表明,打造中國&mdash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不僅僅是極大地提升雙方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同時在雙方互聯互通,雙方標準的相互認證,中小企業合作、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各方面有一系列制度安排,提升雙方合作的質量,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實現利益深度的融合,為雙方人民創造更多福祉。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