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璧山高新區的重慶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通訊員 連宏宇 攝
今年上半年,璧山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6%,增速位居渝西片區第1位。
“璧山經濟能實現兩位數增長,汽車工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璧山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汽車工業占該區工業經濟近“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璧山汽車工業實現穩定增長。其中,該區規上汽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了13.8%。
可以說,璧山汽車工業的持續上揚,是近年該區以國家高新區為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鏈延伸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一個結果顯現,是該區汽車工業進入轉型升級“快車道”的一個顯著標志。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
今年上半年,璧山汽車工業的最大增長點來自重慶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這也是璧山引進的第一家整車企業。
該公司于去年8月開始量產并發布第一款車型t300緊湊型suv。此后,該款車型逐步獲得市場認可,進入穩定生產階段。今年1-6月,該公司共生產t300近3萬臺,全產業體系實現總產值22.5億元。
今年5月,重慶眾泰又發布了第二款車型純電動汽車t300ev,現已面向全國銷售。
重慶眾泰總投資4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年產整車20萬輛,實現年產值200億元。
重慶眾泰的落戶也帶動大批配套企業紛紛落戶璧山,該區順勢建起重慶眾泰汽車配套產業園。目前,該產業園一期已入駐18個項目,其中有6家為本地企業技改擴項目,其余12家為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項目。這18個項目總投資58億元,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38億元。
“隨著重慶眾泰的落戶投產,璧山汽車工業加快了集聚、集群發展步伐!”璧山高新區有關負責人稱,2017年以來,他們共新投產汽車企業10余個,主要涉及汽車變速器、汽車高強度高精度部件、新能源汽車配件等,填補了一系列空白。
今年上半年,該區又引進重慶龍潤公司、黛信科技、暉洲機械等6個汽車產業項目,涉及汽車轉向系統、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配件、空氣過濾系統、汽車模具等,總投資40億元,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20億元。
該負責人稱,過去,璧山汽車工業以配套產品為主,大多數企業只生產齒輪、軸等汽車零部件,能生產汽車部件總成的只有青山工業等個別企業。
現在,璧山已擁有重慶眾泰1家整車企業,璧山金冠1家改裝車企業,另外還形成汽車變速器系統、汽車底盤系統、發動機系統、轉向器系統、汽車車身等五大總成制造產業集群和汽車同步器、差速器、車燈等三大系列關鍵零部件制造體系。
“智造”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璧山區還以智能制造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引領傳統汽車企業提升技術工藝裝備水平、智能制造水平,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使該區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效益。
重慶藍黛動力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兩年前,藍黛傳動生產的產品是清一色的手動變速箱齒輪與軸,主要為吉利、力帆、奇瑞等汽車配套。但現在,其自動變速箱配件產品已占到20%以上比重。今年,該公司更是首次成為豐田、沃爾沃汽車的配套廠。
“這些巨大變化都是因為我們大力推進數字化車間建設!”藍黛傳動副總經理郝繼銘說,過去,工廠數以百計的數控機床都是相互獨立的,生產管理都是人工在控制。有時接到一批訂單,光制定生產計劃就要花兩三天時間。
去年,藍黛傳動申請獲得工信部1000萬元數字化車間示范項目專項資金支持,總共投入1.77億元,將45個普通生產單元改造和升級為智能生產單元,實現了從設計到制造全流程數字化和智能化。
郝繼銘表示,他們建設數字化車間的核心環節有三點:一是引進一批先進的智能化制造和檢測設備;二是用物聯網將這些設備連在一起;三是建成了數字化車間mes系統,對這些設備實施智能化控制。
“有了這套mes系統,就像開車有了導航系統一樣?!焙吕^銘說,在安排生產計劃時,只要輸入訂單數量,立即就會生成時間最快、資源最省等多種最佳生產計劃供選擇,過去需要兩三天完成的工作,現在幾秒鐘就能完成。這套系統還能實時采集和反饋各個工序的質檢結果,提高了產品合格率。
數據表明,通過數字化車間建成,該公司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2%,運營成本降低了21%,產品升級周期縮短了31%,產品不良品率降低了21%,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0.5%。今年上半年,藍黛公司完成總產值6億元,同比增長22.1%。
2016年以來,璧山高新區已為凱成科技、藍黛、眾泰、金冠、龍潤等10家企業總共申請了17.4億元國家專項基金,帶動投資200億元,使新引進重點企業快速落地,使已投產企業掀起了轉型升級、擴規提質的高潮。
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璧山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認為,璧山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與該區近年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有著密切關系。
在生活環境上,璧山近年建成了30多個公園,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9平方米,成為有名的“秀美綠城”。
在政務服務上,璧山實行首問負責制,建立超時默許、缺席默認工作機制和“全程跟蹤協辦制度”,建設領域的審批時限由330個工作日壓縮至50個工作日。
在降低企業成本上,璧山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取消停征涉企收費41項,清理調整各類保證金31項,累計為企業減負12.5億元。
在用工環境上,璧山實施“千人引才計劃”,累計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1608人,對“企業創新型人才”最高給予200萬元個人資助,對“璧山英才”一次性給予30萬元安家補助。
另外,璧山還積極打造創新平臺、探索金融創新,為該區汽車工業加快集聚、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動力。
在打造創新平臺上,該區成立了“重慶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按照“研發中心+制造基地”整體建設模式,實現研發和生產的無縫對接。目前,該研究院已按照“1+10”產業研究院體系,設立了重慶得潤汽車電子研究院、重慶眾泰新能源汽車技術等2個汽車工業領域的研究院。
在金融創新上,該區針對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建立了從“種子期”“初創期”到“成長期”的種子投資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光創業種子投資基金規模就超過3000萬元。去年,該區共設立5支產業和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達到29.7億元。
今年,該區還將組建50億元規模的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通過直接投入注冊資本金、定向增發等方式,吸引一批重點項目落戶璧山。
來源:華龍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