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特保案&rdquo到期,就預測到肯定有下一波,這是美國的一貫套路。采訪中,青島涉案輪胎企業態度出乎意料的一致。
2014年7月15日,美國商務部稱對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初步調查。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6名委員一致裁定,稱以上調查是基于&ldquo合理&rdquo跡象。這意味著美國商務部正式獲得&ldquo雙反&rdquo調查的令牌。
對于國內輪胎對美出口重鎮青島而言,七月驚雷。青島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青島對美輪胎出口企業60多家,出口總額15.3億美元;而根據此次美國&ldquo輪胎雙反&rdquo通告,在海關商品編碼4011下,波及青島輪胎出口企業20多家,出口總額8.2億美元。
一旦美國&ldquo雙反&rdquo成行,將動搖輪胎產業的根基。&ldquo雙反&rdquo的懲罰性關稅,會直接引發美國市場出口量的下滑。屆時,近半數的國內涉案輪胎品牌可能絕跡美國市場。美國市場的萎縮,讓當下新產能擴張的矛盾凸顯,輪胎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將日趨白熱化,并最終導致行業的大規模洗牌。
&ldquo意料之中&rdquo的壁壘套路
涉案品類占企業產品100%,美國市場占企業40%。正面迎戰,青島森麒麟輪胎有限公司的冷靜出乎預料。其出口部副部長王莉稱,美國針對商用和輕卡輪胎領域發起&ldquo雙反&rdquo在&ldquo意料之中&rdquo。
根據美國貿易救濟政策程序,22日的裁決,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中國出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進行&ldquo雙反&rdquo調查。按照之前美國商務部說辭,中國出口至美國的上述產品傾銷幅度為45.80%至87.99%,補貼幅度超過2%。預計此次&ldquo雙反&rdquo將分別于8月27日和11月10日前后,作出初裁。
一旦&ldquo雙反確立&rdquo,高額懲罰性關稅接踵而至,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市場份額的急速下滑。2009年,美國特保措施,涉案輪胎對美出口量平均下降超過60%。再臨危境,此次采訪中其他被牽連其中的青島輪胎企業,態度與森麒麟出奇一致:早有預見,異常平靜。
接受采訪期間,王莉正忙著與美國客戶商談。希望最終&ldquo雙反&rdquo確定,能夠爭取生產企業、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ldquo三方承擔&rdquo。目前,從她收到的美國進口商的反饋來看,&ldquo雙反&rdquo遠非美國市場之音。她頗感無奈地告訴記者,特保結束就預見會有新的替代性政策出現。美國市場一直是貿易壁壘這一種套路。
青島中小輪胎企業對美國貿易壁壘感觸更明顯。對于青島九州橡膠有限公司來說,美國市場僅占不到10%的比例。其市場部經理劉瑩透露,一直以來,九州橡膠并沒有在美國市場加大渠道構建投入,這是基于企業的判斷:美國是在政策上&ldquo一直存在極大風險的市場&rdquo。
一手設宴一手&ldquo搶關&rdquo
受波及的青島輪胎企業,私下里是否如外表般冷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島輪胎企業負責人笑稱,個個焦頭爛額分身乏術,在忙著做&ldquo三手&rdquo準備。
他向記者透露,根據經驗,美國市場正式開始&ldquo雙反&rdquo調查,企業就要立刻做&ldquo三手&rdquo準備:準備應訴材料,與美國客戶面談,趕貨集貨搶清關。應訴是個持久戰,而商談和&ldquo搶關&rdquo片刻不敢耽擱。他已經e-mail邀請美國進口商主要負責人來青島消暑,最終目的是試探美國進口商所能接受的價格提升空間。他稱還有另一種打算,也在準備。
&ldquo另一種打算&rdquo是在8月27日美國公布反補貼初裁結果之前,搶先清關。據青島橡膠業內人士透露,為了規避風險,目前已經有部分中小企業的廠家,開始推遲其他國家的出口訂單,全力保證7月底前,搶先完成美國的輪胎出口。部分貿易商也開始與美國進口商商議,在美國囤貨事宜。
青島黃海橡膠股份有限公司有點超脫。企業沒有被&ldquo雙反&rdquo波及,其進出口部部長陳信譽分析,商談是必然的,如按照&ldquo特保案&rdquo稅率推算,當下涉案品類的利潤率完全不可能完成覆蓋,必然面臨提價。
提到什么程度?他告訴記者,國內普通二、三線品牌輪胎,在&ldquo雙反新稅率&rdquo之后,也將直逼米其林等國際一線產品價格。屆時美國的進口商能否買賬?就到了考驗企業內功的時候。
另一方面的搶先清關,只是應急之策。據記者采訪了解,目前,輪胎行業當下開工率平均僅為70%,而且不少企業面臨著&ldquo高庫存壓力&rdquo,這讓短時間內迅速實現產品美國&ldquo清關&rdquo并不困難。另一方面,也符合了美國進口商&ldquo預先存貨&rdquo的市場需求,但也僅僅是一個月的繁盛光景。
新產能恐遭&ldquo速凍腰斬&rdquo
青島黃海橡膠股份有限公司此次避過&ldquo美國雙反&rdquo,有點僥幸。企業整體搬遷,商用車輪胎生產線搬遷后一直沒有投產。原本計劃今年重新投產,遭遇&ldquo雙反&rdquo,陳信譽稱,上線的事情恐怕要&ldquo慎重考慮&rdquo。
他的講述中,&ldquo雙反&rdquo只是誘因。這家青島老牌輪胎企業&ldquo遲遲觀望&rdquo的主要原因,是近兩年來,該一領域新產能的迅速膨脹。
2012年以來,美國市場其巨大的需求量和不斷攀升的市場勢頭,對任何一家輪胎企業而言,都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力。2012年以來,所有擁有美國市場份額的企業,幾乎都在之前基礎上翻了一倍。更有不少新企業,在這兩年內迅速躋身美國市場。
這帶來國內產能的驟增。據中國輪胎出口最新數據預測,2015年,領域內僅新增產能達1.2億條,產能過剩率達10%&mdash15%,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參差不齊。
面對已經存在的產能過剩矛盾,依舊有新產能不斷上馬。熟悉美國市場的王莉告訴記者,這一部分新產能,將是此次美國&ldquo雙反&rdquo最大受影響者。&ldquo雙反&rdquo一方面,將帶來美國市場的迅速萎縮;另一方面,將加快訂單向印度、泰國、越南等地區的轉移。雙面夾擊,產能過剩的矛盾會進一步激化。
面對&ldquo雙反&rdquo速凍,最終,業內有一個相對悲觀的預計:美國市場的輪胎品牌數量,將遭遇&ldquo雙反&rdquo腰斬。
采訪中王莉與陳信譽的判斷基本一致:遭遇雙反,美國市場的中國品牌將減少30%&mdash50%。&ldquo雙反&rdquo持續期長,被其拒之門外的企業,或將永久性喪失美國市場份額。
擔心&ldquo雙反&rdquo的連鎖效應
永久丟失美國市場&ldquo分蛋糕&rdquo機會,讓任何一家青島企業都不敢大意。采訪中,青島輪胎企業均稱會積極應訴,但同時,又對最終美國的裁定結果,持懷疑態度。
一位從事輪胎出口貿易十多年的青島貿易商,透露了中國輪胎被指&ldquo低價&rdquo的原委:2014年上半年,青島市場輪胎原材料&mdash&mdash天然橡膠,價格下跌近四成。
2013年下半年起一直持續走低,帶來輪胎生產成本的直線下跌,美國市場輪胎售賣價格下降是正常波動。
然而,這一跡象明顯的源頭,為什么會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ldquo忽視&rdquo?2009年,美國&ldquo調查&rdquo后宣布,對中國輸美的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征收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ldquo特保案&rdquo也被業內公認是打著保護美國產業旗號,損人不利己的國際貿易爭端案例。僅僅一年多&ldquo自由期&rdquo,美國政策重枷再度降臨。在青島輪胎企業眼中,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延續性&ldquo政策傳承&rdquo。
但令企業更為擔憂的是,美國此舉或將帶來糟糕的國際示范。前不久,中國遭遇光伏&ldquo雙反&rdquo,美國挑頭,歐盟、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幾乎即刻效仿緊隨其后。在輪胎領域,也已經有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蔓延跡象。歐盟執行&ldquo歐盟標簽法&rdquo后,不少中東國家如法炮制,2013年期間對中國輪胎產品提出了環保、噪音等種種門檻。
青島企業最為擔心的是,正是此次美國&ldquo雙反&rdquo,將給已有蔓延趨勢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再添上一把火。
這將給不少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中小輪胎企業對此次美國&ldquo雙反&rdquo持僥幸態度,產品走低價路線,主要依托新興市場,應對思路是直接放棄美國。一旦貿易壁壘的&ldquo連鎖效應&rdquo引發,這些企業將徹底喪失生存機會。
內練&ldquo秘技&rdquo向外&ldquo走出去&rdquo
拖長市場線或是打一槍換一個陣地,不是應對當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之風的根本。
一條很好的路徑,青島企業已經開始嘗試&mdash&mdash&ldquo走出去&rdquo建立海外生產工廠。記者采訪獲悉,2012年,賽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9500萬美元,在越南設立賽輪(越南)有限公司。利用越南的資源優勢、貿易優勢和區位優勢,轉移生產基地規避貿易壁壘。
同樣正在籌劃中的,還有青島森麒麟輪胎有限公司。王莉透露,目前,森麒麟在泰國設立生產工廠已進入&ldquo實質階段&rdquo。企業有自己的時間規劃:今年,通過降低企業利潤,來最大程度穩住美國客戶;明年,就期待通過泰國工廠的供貨渠道,來規避美國&ldquo雙反&rdquo貿易壁壘。
另一條路徑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