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粗鋼日產量超過23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另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6月末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92.99點,是自2003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ldquo由于國家頻出的微刺激政策或定向調準,甚至二三線城市為救市默許的多項托市政策等利好沒有足夠的力量促使行情反轉,7月份我國鋼鐵市場仍將低位窄幅波動。&rdquo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表示,尤其是,近期礦價的一波反彈走勢,使得剛剛得以喘息的鋼廠可能再度陷入危機。中鋼協特別提醒說,上半年我國鋼材進出口價差超過455美元/噸,在國內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鋼材出口要警惕以價換量,出口產品結構亟待優化。鋼價連跌12周截至6月末,中鋼協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92.99點,是自2003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值;環比下降1.28點,降幅為1.36%,降幅較上月收窄0.4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5.53點,降幅為5.61%。
其中,長材價格降幅高于板材。6月末,cspi長材指數為94.04點,環比下降1.76點,降幅為1.84%;板材指數為94.44點,環比下降0.78點,降幅為0.82%。長材價格降幅比板材高出1.02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長材指數下降5.83點,降幅為5.84%;板材指數下降3.99點,降幅為4.05%。同時,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價格均有所下滑。6月末,在中鋼協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中,長材和熱軋、冷軋板材價格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鍍鋅板和熱軋無縫管價格降幅則有所加大。其中:高線、螺紋鋼和角鋼價格分別環比下降71元/噸、63元/噸和52元/噸;中厚板、熱軋板卷、冷軋薄板、鍍鋅板及無縫鋼管環比分別下降30元/噸、23元/噸、44元/噸、19元/噸和41元/噸。此外,從各周情況來看,cspi鋼材價格指數連續12周回落,截至7月第2周,該指數已經跌至92.32點。記者注意到,7月份國內主導鋼廠鋼材出廠價格均穩中有降。
寶鋼、首鋼、武鋼、鞍鋼7月份價格維持平穩,河北鋼鐵下調7月份熱卷、中厚板價格100元/噸。在市場季節性需求疲軟、資金面偏緊等因素下,即使是平盤的鋼廠也紛紛通過暗降、優惠幅度加大等來吸引訂單。值得關注的是,普氏指數在6月16日跌至89美元之后,開始低位反彈,截至7月7日已經漲至95美元。而此期間,國內三級螺紋鋼價格非但沒有反彈之意,卻降了10元左右。在張琳看來,7月份鐵礦石價格微幅上揚,恐將再度加壓剛剛得以喘息的鋼廠,即使此次礦價反彈不會演化成反轉行情,但只要礦價出現微漲跡象,7月份鋼廠效益能否延續好轉,就將面臨考驗,存在隱憂。微刺激難敵高產能中鋼協認為,隨著微刺激政策措施陸續落地,6月份鋼材需求有所增長,但由于鋼鐵生產仍保持高水平,國內鋼材市場依舊處于供大于求的格局,再加上原燃料價格繼續回落,鋼材價格只能繼續下行。實際上,目前國內鋼材需求已經出現了好轉的跡象。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3%,增速比1~5月提高0.1個百分點。
其中,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比5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9%,比5月份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人民幣新增貸款1.08萬億元,環比多增2092億元;制造業pmi升至51%,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第4個月環比上升;ppi同比下降1.1%,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ldquo隨著微刺激政策效果的陸續顯現,宏觀經濟呈現企穩趨好的態勢,國內鋼材需求實際上保持繼續增長。&rdquo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然而,粗鋼日產量的再創新高,使得鋼材需求的穩增長成為了&ldquo徒勞&rdquo。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份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含重復材)產量分別為6001萬噸、6929萬噸和980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3%、4.5%和7.1%;平均日產粗鋼230.97萬噸,再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加3.77萬噸,增幅為1.66%。另據海關統計,6月份全國出口鋼材707萬噸,環比減少100萬噸,下降12.4%;進口鋼材113萬噸,環比減少9萬噸,下降7.4%;凈出口鋼材594萬噸,折合粗鋼632萬噸,環比減少97萬噸,下降13.3%。按此計算,6月份國內市場粗鋼日均供給量為209.90萬噸,環比增加6.2萬噸,增幅為3.04%。在鋼產量增長和出口量下降的同時作用下,國內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難以有效緩解。
此外,原燃料價格的持續回落,使成本對鋼價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減弱。6月份,進口鐵礦石價格降至102.49美元/噸,連續第5個月下降,環比下降7.7美元/噸,降幅為6.99%;國產鐵精粉價格連續第2個月下降,環比下降47元/噸,降幅為5.6%;煉焦煤價格環比下降40元/噸,降幅為4.4%;冶金焦價格環比下降3元/噸,降幅為0.28%;廢鋼價格環比下降53元/噸,降幅為2.31%,為連續第2個月下降。警惕出口以價換量中鋼協預計,盡管國家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使得鋼材需求有所增長,但受鋼鐵產能持續高位釋放的影響,國內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難以緩解,后期鋼材價格仍將呈現低位波動的走勢。從產能來看,今年上半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2157億元,同比下降8.4%,連續第3個月下降。
但由于投資額仍然較大,還在形成新的產能。上半年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含重復材)產量分別為36202萬噸、41191萬噸和5522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0.5%、3%和6.4%,增速比1~5月提高0.3、0.3和0.3個百分點。鋼鐵生產保持高水平,不利于緩解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矛盾,鋼材價格難以大幅回升。從庫存來看,截至6月末,全國主要市場五種主要鋼材社會庫存量已經降至1344萬噸,環比下降80萬噸,降幅為5.65%,連續第4個月下降,但企業庫存水平整體仍然偏高。不過,好消息是,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效果逐漸顯現,下半年鋼材需求將繼續增長。針對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和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從上半年運行情況看,包括推進棚戶區改造、鐵路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以及定向下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的效果正在釋放。中鋼協特別提醒,我國鋼材出口應避免以價換量,品種結構亟需優化。據統計,上半年全國出口鋼材4101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但平均出口價格僅為792.65美元/噸,同比下降9.1%。同期,鋼材進口平均價格為1247.81美元/噸,同比上升4.18%。進出口價差超過455美元/噸,較去年的325美元/噸進一步擴大。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