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半場已經開局,先行指標pmi先送利好。最新出爐的7月官方pmi和匯豐pmi數據雙雙大漲,7月官方pmi以今年最大升幅攀至51.7%,匯豐pmi終值同樣以51.7%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制造業擴張加速,表明經濟增長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下半年制造業擴張提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1日公布數據,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該指數連續五個月上升,本月為今年以來最大升幅。
&ldquo7月份pmi指數繼續回升,且幅度加大,預示未來經濟增長呈現穩中略升態勢。&rdquo 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分析稱。
張立群指出,訂單指數、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分項指數,都有不同幅度上升,表明經濟增長由落轉穩的態勢已全面形成,預計未來還會繼續保持一段時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也指出,&ldquo當前經濟運行的穩定性進一步增強,增速回升態勢初步形成。下半年pmi指數如果能夠穩定在51%左右,全年可望實現經濟增長7.5%左右的目標。&rdquo
此外,當天一同出爐的匯豐pmi數據也一并印證了經濟增長狀況進一步改善。匯豐公布數據顯示,7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51.7%,略低于初值52%,但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位于榮枯線50上方,并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6月終值為50.7%。
小微企業扶持措施見效小企業pmi兩年多來首回榮枯線上方
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大、中、小型企業pmi均已上升到50的景氣線以上,尤其是小企業pmi自2012年4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0%以上,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解讀數據時稱,小型企業pmi回升至臨界點以上,是7月pmi的一個亮點,&ldquo表明我國出臺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初顯成效,制造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好轉。&rdquo
不過,趙慶河也強調,小企業pmi回升基礎不牢固,后期走勢仍需觀察。下一步要繼續加大落實已出臺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措施,消除影響政策落地的體制機制障礙,逐步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夯實實體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
中國證券網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盡管稍早央行采取了&ldquo定向降準&rdquo,引導資金流向三農和小微企業,但實際上相比大企業,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仍是困難多多。
為了金融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7 月23 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明確指出要&ldquo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增長&rdquo,&ldquo提高貸款審批發放效率&rdquo并&ldquo大力發展直接融資&rdquo。
經濟回升基礎仍需穩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基數等因素影響,三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現階段經濟企穩的基礎并不牢固,穩增長政策仍需持續發力。
作為經濟增長的&ldquo風險點&rdquo,投資需要更多關注。下半年開始,基建投資會進一步提速,但分析人士認為,僅靠財政支出難以完全對沖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的影響,貨幣政策仍需適度微調。
另外,從pmi數據中的就業分項指標來看,就業也是經濟中的不穩定因素。
官方pmi中,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保持在48%左右,回升乏力。7月份為48.3%,低于去年同期0.8個百分點。匯豐pmi中,就業分項指數也已經連續九個月處在榮枯線下方。
因此,如何化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過剩中所形成的就業壓力,是未來穩增長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來源:中國證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