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巨虧近87億元之后,熔盛重工在今年上半年的虧損又或將超過13億元。
近日熔盛重工發布盈利預警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凈虧損額將比去年同期&ldquo大幅增加&rdquo,而去年上半年的凈虧損為12.63億元。
熔盛重工稱,今年上半年虧損額增加的主因是&ldquo生產活動下降導致收入下降&rdquo,生產活動下降的原因則被歸納為造船市場處于低谷時期,熔盛重工對新訂單及手持訂單采取保守的營銷、定價、建造及船只交付的營運策略,包括與船東重新談判、修訂及/或取消訂單。
今年3月發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熔盛重工去年收入為13.43億元,而凈利潤則為-86.84億元。但熔盛重工總裁陳強曾預計,造船業已告別寒冬。 &ldquo航運市場于2013年下半年開始呈現復蘇跡象,新造船市場也隨之回暖,新船訂單大幅增長,新船價格亦穩步回升。&rdquo鑒于此,陳強表示,熔盛重工將全力進行市場營銷爭取新訂單,以及在現有的手持訂單上爭取更好的付款條件。
根據中國船舶(23.27, 0.34, 1.48%)工業協會的數據,1~6月,全國造船完工174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4%,承接新船訂單408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8.2%。由于 2011年、2012年成交量較小,航運市場低迷,船東接船意愿不強,加之一些船企根據市場需求做出調整,上半年的造船完工量繼續下滑。
2013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訂單增加不少,國內不少船企計劃已經排至2016年。但由于船價普遍較低,預付款條件苛刻,船舶技術要求提高,交船也存在一定風險&mdash&mdash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從2013年5月的126點連續12個月持續上漲,到今年五六月報于140點,部分新船價格相比去年低點上漲了 20%~30%,但今年上半年漲幅普遍僅為5%左右。
實際上,熔盛重工在今年面臨的市場環境未有根本改觀。
一方面,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目前克拉克松綜合運價指數依然處于1萬~1.5萬美元/天的弱勢區,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不足900點,船東新建船舶動力不足。未來2~3年,船舶市場需求約為1億載重噸,而全球造船產能已達2億載重噸。
而隨著一年來新船訂單的陸續釋放,下半年船舶市場將明顯回落,全球新船成交量將呈現前高后低的特點,造船完工量繼續下滑,手持訂單量可望保持在2013年年底的水平。
截至去年年底,熔盛重工手持船舶訂單1310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2.5%。
基于對過去的行業低谷和運營困難的影響,熔盛重工在2013年有一筆57.3億元的撥備。外界分析曾認為,這次巨額撥備實際上為熔盛重工在2014年減輕了包袱,改善了其財務狀況。截至去年年底,熔盛重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7億元,借款及融資租賃負債總額224億元,其中在12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借款、融資租賃負債為137.13億元。
來源:新浪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