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累計進口汽車零件163.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5.5%。
一、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汽車零件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除4月份外單月進口值均出現同比增長。今年以來,除4月份外,上海海關關區汽車零件單月進口值均保持同比增長。其中,6月份當月進口28.5億元,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月提高9個百分點。
(二)近9成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汽車零件144.2億元,增長4.9%,占同期關區汽車零件進口總值的88.3%。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9億元,增長10.4%;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方式進口8.9億元,增長11.5%。
(三)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占主導地位。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上海海關關區進口汽車零件131億元,增長8.4%,占同期關區汽車零件進口總值的80.2%。同期,民營企業進口16.7億元,增長10.3%;國有企業進口15.6億元,下降17.2%。
(三)歐盟為最大進口來源地。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自歐盟進口汽車零件68.3億元,增長5.2%,占同期關區汽車零件進口總值的41.8%。同期,自日本進口43.3億元,下降0.4%;自美國和韓國分別進口19.2億元和16.5億元,分別增長12.7%和10.8%。
(五)小轎車用自動換擋變速箱及其零件進口值居首。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汽車零件進口小轎車用自動換擋變速箱及其零件進口26.1億元,下降14.8%,占同期關區汽車零件進口總值的16%;進口車身(包括駕駛室)的未列名零件、附件18.8億元,增長2.9%;進口未列名機動車輛用變速箱及其零件17.2億元,大幅增長80.9%。
二、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汽車零件進口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核心零配件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國內汽車產量增加帶動零配件進口需求增長。目前,我國汽車企業生產組裝尚未完全實現國產化,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配件仍然嚴重依賴國外進口。據統計,外資品牌占據我國汽車零配件市場份額的7成左右,在中高端市場處于主導地位。今年以來,國內汽車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加。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量為1178萬輛,同比增長9.6%。國內汽車產量保持快速增加,帶動汽車零件進口需求持續增長。
(二)外資企業入駐國內汽車售后市場,帶動汽車零配件進口增加。隨著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汽車保有量快速攀升,目前已超過1億輛,汽車的售后維修服務、美容等汽車后市場需求也日益增長,吸引國外汽車服務企業紛紛進駐。德國博世已在我國建立500多家汽車維修店;日本最大的汽車用品經銷商&ldquo黃帽子&rdquo計劃在2015年前將中國直營店和加盟店數量增加到500家。由于多數外資汽車服務品牌本身也是零配件生產企業,與國外生產廠商聯系緊密,更傾向于使用高端進口產品,零配件進口隨這些企業入駐而增多。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外資企業加力開拓國內市場,擠壓本土企業生存空間。我國自加入wto放開汽車零配件市場以來,博世、德爾福、江森自控等大批外資零配件企業跟隨整車廠進入我國。外資零配件企業依靠原有配套體系、技術及資金等實力,占據我國大部分市場份額。2012年,國產自主零配件銷售收入僅占全行業的20%-25%,并呈逐年萎縮態勢,而擁有外資背景的汽車零配件廠商占行業的75%以上。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零配件企業加大國內市場開拓力度,本土企業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
(二)外資車企業壟斷原廠零配件渠道,既抬高價格也加劇國內對進口配件的依賴。外資整車企業由于擁有原廠零配件的知識產權,通過壟斷零配件的流通渠道,抬高汽車零配件價格。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聯合發布的國內部分常見車型的零整比系數平均為465.2%,其中合資車和進口車零整比更高,最高達1273%,遠遠超出國外300%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時,外資整車企業授權4s店獨占設備檢測參數、專用工具種類等車輛維修技術信息。市場上找不到同質配件和維修技術資料,消費者必須付出高額溢價,才能通過4s店得到較好的維修效果。外資整車企業壟斷原廠件渠道,一方面加固上游跨國零配件企業的市場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限制下游本土供應商的生存和成長空間,從而進一步加重國內市場對進口零配件的依賴。
來源:中商情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