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對日本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的處罰決定,罰款總額約12.35億元,創下我國反壟斷史上新的處罰紀錄。汽車行業人士表示,隨著反壟斷調查的持續發酵,從整車企業到零部件企業,將會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巨額罰單的開出,或許將進一步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的透明化進程。
推動建立健康汽車產業環境
經發展改革委查實,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兩案違法時間均持續10年以上。經價格協商的零部件用于本田、豐田、日產、鈴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種車型。
據了解,上述十二家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了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規定,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不正當地影響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了下游制造商的合法權益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被處罰的兩家軸承企業精工和ntn19日分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表示全力配合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汽車軸承業務調查,采取多重措施確保遵守中國反壟斷法。
業內人士表示,過高的汽車零部件價格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飽受詬病的弊端,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而且對汽車業健康業態的形成危害巨大。對企業壟斷行為進行罰款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是要企業停止其壟斷行為,還市場以平等競爭的環境。
車企下調零部件價格成趨勢
雷克薩斯中國日前宣布,將于9月1日起下調其部分零部件價格,本次調價共涉及約15000件零部件,降幅達26%。至此,雷克薩斯成為自國家發改委開展對汽車業反壟斷調查以來第八家宣布降低整車或零部件價格的外資品牌。
目前,我國汽車企業,尤其是日系合資企業對日本零部件供應商依賴度較高。據悉,201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從日本進口額為95.8億美元,占零部件進口總額的27%。日系a級車國內外差價不大,但零部件供應鏈相對封閉,競爭不夠充分,國內本土零部件企業很難進入日系車采購體系。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某一國別的零部件企業如果結成價格同盟,將對整車成本以及售后維修成本帶來影響。零部件貫穿于汽車消費整個生命周期,其價格壟斷對汽車行業的危害隱蔽且巨大。同時,業內人士預計近期將迎來以日系為主的汽車品牌零部件價格下降。此外,汽車反壟斷調查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希望能對汽車零配件價格保持常態關注,讓這種實惠更持續、更透明。
全面保障汽車消費者權益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這起反壟斷案涉及橫向價格壟斷協議,即具有競爭關系經營者之間達成的壟斷協議,直接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汽車廠家的渠道管理中確實存在縱向壟斷行為,但主要是售后配件這一塊,幾大豪華品牌的大幅降價預計會產生連鎖反應,今后4s店的售后服務價格肯定會平穩走低。
此外,反壟斷對中國汽車行業也勢必產生深遠的影響,反壟斷調查一方面會沖擊現有的汽車市場格局,推動車市結構升級另一方面,廠家下調零配件價格,也將對經銷商盈利造成沖擊,在目前的狀態下經銷商短期內也會面臨比較大的調整,最終消費者將直接受益。
業內人士表示,為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就必須要消除經濟活動中的反競爭行為,防止建立或維持市場支配力的限制競爭行為,抑制市場優勢地位的濫用,從而充分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高昂的4s店建設費用、高價的維修、高得離譜的進口汽車和配件價格,所有這一切,表面看是廠商爭利,實際上最終的成本都要由消費者來買單。所以,只有把維護消費者權益放在第一位,反壟斷才會受到更大的支持。
來源:《西安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