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在我國政府部門向數家整車廠及零部件供應商展開反壟斷處罰后,汽車業的反壟斷運動又在全球呈進一步蔓延之勢。日前,印度競爭委員會(cci)對14家車企開出了總計250億盧比(約合4.1億美元)的反壟斷罰單。
cci指出,包括塔塔、瑪魯蒂鈴木及通用印度公司等14家車企因阻礙原裝零部件在開放市場中自由流通,損害了市場競爭秩序,因此決定對相關企業進行處罰。
上述遭到cci處罰的車企中,塔塔遭受的處罰力度最大,被處以134.6億盧比(約合2.2億美元)罰款;瑪魯蒂鈴木與馬恒達緊隨其后,分別被罰47.1億盧比(約合7,800萬美元)與29.2億盧比(約合4,800萬美元),通用汽車及本田汽車印度公司分別被罰了8.5億盧比(約合1,400萬美元)和7.8億盧比(約合1,300萬美元)。
其余遭到處罰的車企還包括大眾印度、菲亞特印度、寶馬印度、福特印度、印度斯坦汽車、梅賽德斯-奔馳、日產、斯柯達汽車印度公司以及豐田基洛斯卡,這些企業遭受罰款的金額是按照各自在當地銷售額的2%計算而來。
cci勒令各車企&ldquo在開放市場銷售零配件時不作任何限制,包括零配件的價格&rdquo,同時要求相關企業不對獨立的維修商施加限制或阻礙。此外,cci還禁止各車企以撤銷保修服務來阻撓消費者享受獨立維修商的服務。
&ldquo目前進行評論還為時過早,我們還沒有對當局的罰款令進行研究&rdquo,馬恒達及本田發言人均表示。遭受處罰最重的塔塔汽車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將在對罰款令進行研究后作出回應。
vaishassociate競爭法與政策高級經理vaibhavchoukse指出,cci對于國際法律體系有著很高的依賴性,并參考了歐盟、法國及美國反壟斷機構對于相似案件的處理方式。此外,cci還希望能夠針對汽車行業設立獨立的監管機構,并有可能向政府遞交這一提議。
來源:蓋世汽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