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夏農26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說,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體制機制制約較多。為進一步給生產性服務業松綁,我國將進一步擴大該領域的開放。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生產性服務業是指從企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分離和獨立發展起來的,主要為生產經營主體而非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
&ldquo進一步擴大開放既包含對外開放,也包含對內開放。&rdquo夏農說,對外開放要加快研究制定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對已經明確的擴大開放要求抓緊落實配套措施,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對內開放要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夏農說,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是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任務,也是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吸納大學生就業、持續改善人民生活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說,要大力拓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空間,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營銷渠道,鼓勵設立境外投資貿易服務機構,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咨詢服務。同時要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發揮好服務業各類試點的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作者:安蓓 趙超)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