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會不會取代人?人工智能會大量導致人類失業嗎?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擔憂。“恐懼和樂觀都不可取。與每一次科技產業革命相伴隨的,是勞動分工的細化和新的產業部門的出現,同時會改造傳統產業部門。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會造成部分職業的消失,另一方面卻帶來了軟件開發者、技術和服務維護人員就業需求的增加。
天津北方網訊:機器會不會取代人?人工智能會大量導致人類失業嗎?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擔憂。“恐懼和樂觀都不可取。與每一次科技產業革命相伴隨的,是勞動分工的細化和新的產業部門的出現,同時會改造傳統產業部門。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會造成部分職業的消失,另一方面卻帶來了軟件開發者、技術和服務維護人員就業需求的增加。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會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減少工作強度。”上面這段話是今年在本市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驅動的智能產業發展》專題報告中的表述。
事實上,這也是普通百姓對于人工智能時代到來最大的顧慮之一。不久前,某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以高分通過了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評測,人工智能打破“機器無法自己思考”的固有觀念后,開始引發思考——機器人會不會取代人類?
“為了農村電商的發展,阿里巴巴有1.3萬名員工在做服務,涉及網店客服110萬名,快遞員工170萬名。還要建立支付體系,包括網上銀行、余額寶、螞蟻金服、支付寶,建立物流體系等,很明顯分工越細化,就業崗位越豐富。”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機器比人類強’不是現在才出現的現象。就像起重機剛出現時,做體力勞動的人少了,但開起重機的人多了,人力資源的需求會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轉移。人工智能將對就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有相當大的人口需要重新就業并學習新的技能。”
來源: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