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罰單的開出,讓人望眼欲穿的其余車企罰單遲遲不見蹤影,給人一種假象,好像這場浩浩蕩蕩的汽車反壟斷就此結束。但,換種說法,這或許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預示著一場更大風暴的即將來臨。
四大車企相繼被&ldquo抄底&rdquo 反壟斷只走完開始
仿佛是感覺到了來自反壟斷的威脅,自今年7月以來,捷豹路虎、奧迪、奔馳、克萊斯勒、寶馬、雷克薩斯、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等汽車企業紛紛下調了零配件價格。日產(中國)也表示,對于政府部門正在開展的汽車行業反壟斷工作,日產汽車及在華合資公司將持續保持關注并且全力配合。日產汽車在華合資公司也將會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然而,壟斷問題遠非企業降價就能解決的,一些企業因為&ldquo壟斷行為&rdquo已經遭到痛罰。就在汽車反壟斷高潮迭起之時,有消息稱,汽車反壟斷將在月內&ldquo收網&rdquo。
對此,一位業內權威人士表示,反壟斷將常態化,汽車企業違反《反壟斷法》,就會受到處罰。
他同時透露,從品牌看,對于汽車企業的調查最多只進行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的汽車企業沒有被&ldquo摸底&rdquo,現在說8月底&ldquo收網&rdquo為時尚早。
目前,反壟斷調查中,德國三強奧迪、奔馳、寶馬,日本零配件企業和美國的克萊斯勒都已經被確認違法,未來,汽車反壟斷調查還會調查哪些企業?
上述權威人士稱,事實上,此次汽車反壟斷調查已經進行了三年,在最開始時雖推進得很緩慢,但越往后工作越順利。目前調查還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接下來,東風雪鐵龍、一汽豐田、長安福特和路虎都是被&ldquo摸底&rdquo的對象。未來可能也會涉及自主品牌,&ldquo當然,被調查并不意味著該企業一定違法。&rdquo他補充說。
奧迪成就最大謎團 罰單遲遲不現
反壟斷,有的企業罰單已開出,。8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對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及軸承企業開出的12.354億元人民幣巨額罰單。
在此次處罰中,日立和不二越兩家企業主動報告反壟斷協議事宜并提供重要證據,認錯&ldquo態度良好&rdquo,免于處罰。而日本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電裝,這次被處以1.5056億元的罰款。其他涉事企業均被處以2013年銷售額4%到8%不等的罰金。
對此,一位法律界人士稱,10家企業總共處以逾12億的罰款,平均每家企業約為1.2億元,而這些企業在中國實施壟斷協議超過10年,平均每年的違法成本為1200萬。考慮到這些企業在中國的銷售額,他認為,這個處罰并不算高。
據了解,這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被控&ldquo橫向&rdquo壟斷,相互串通,對出售給豐田、本田、福特和其他在華跨國車企的零部件進行價格協商,輪流坐莊、減少競爭。
而在汽車行業,&ldquo縱向&rdquo壟斷問題同樣嚴重。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二處處長徐新宇近期表示:&ldquo縱向壟斷將是下一階段反壟斷的重點。&rdquo涉及縱向壟斷的恰恰是上游車企,縱向壟斷調查源頭是上游車企對配件的嚴厲控制。徐新宇稱,4s店的模式導致配件不能自由流通,連產銷區域也被嚴格控制,&ldquo這種壟斷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rdquo
此前,湖北省物價局針對奧迪的調查已經結束,查明奧迪確實存在壟斷行為。業內人士稱,奧迪的壟斷行為包括&ldquo縱向&rdquo壟斷。
至于對奧迪處以多少罰金,外界眾說紛云。有權威人士稱,相關部門將會對奧迪處以2.5億元的罰金,對奧迪經銷商還會有處罰,這個罰金在3000萬元左右。
謎團尚未解開 反壟斷并未劃上句號
汽車反壟斷主導部門&mdash&mdash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對外宣稱,改部門從2011年就開始調查汽車業的壟斷行為。如果發改委的表示,改調查已進行了3年,3年的時間如果換回的只是寶馬的幾百萬,12家日企的12億,那發改委的時間也太不值錢了。雖然說結果是不能用罰單來衡量,但罰單是結果的一種更直白的體現。
海外媒體都說中國的汽車業用30年走完了國外百年的道路,但是這種短暫的爆發它的基礎牢固嗎?2014年,習主席提出了&ldquo汽車強國&rdquo戰略,但目前國內的市場環境能支持完成這一戰略嗎?所以,政府主導下的反壟斷遠未結束,未來的動作只會更加的猛烈。
來源:慧聰汽車配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