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企業,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重要的就是虛實結合,有虛也有實,兩者結合經營,事半功倍。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爆炸性的增長,后市場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一個裂變期。在這種時期,企業的虛實平衡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過虛,也不要過實,否則就會經脈不順,容易走上極端,而消亡。
一、過實的&ldquo病癥&rdquo有:
1、錯當抉擇為穩健
企業經營總會碰到關鍵時刻的戰略決定,但習慣于日常事務而漸于&ldquo溫水煮青蛙&rdquo。所以,企業老是做加法而不懂得有時候應做減法----&ldquo質&rdquo提振,其決策總是與底端弱勢對手爭搶而沒法跨越。
2、錯當冒險為失敗
不進則退,市場規律使然。但之前商機太好賺了,所以,一旦碰到投資大些、決策關口就放不下失敗擔憂,其實就是與自己面子過不去,說白了,把自己太當回事了。
3、錯當盤算為精明
三株口服液老板最擅長精算,但失敗了。行業人有些也是,對客戶、對收益、對員工,那是&ldquo辦公室啪啦&rdquo,好像人、市場任由他掌控似的,至死還不知道:市場是玩出來的,計較了你業績永遠不達標。
4、錯當經驗當模式
這在加盟、連鎖發展相當明顯。殊不料,盈利系統、運營體系沒梳理,所有的生意手法傳承具有極大&ldquo風險性&rdquo,------盈利不了,管控不了。當然,廠家拼命做服務,不累死你才怪。
5、錯當積累為實力
動輒標榜企業多少人沒多大意思,你只要核心團隊眾志成城,企業就可能走得更遠;標榜企業多久也無趣,你要的是健全機制和人才匹配,不然,準是團伙,一碰就散。
6、錯當滾動為健康
華帝曾經為&ldquo不貸款而自豪&rdquo,可是,當企業遇到火山口卻不注入資金,不稀釋股權,你絕對錯失良機。只不過,你的財務帳要專業規范,以期接受檢驗,而不是自吹自擂。
二、&ldquo虛火旺盛&rdquo的癥狀有:
1、玩遠景
企業遠景不是不可描繪,但太虛無或太偉大,且又缺少落地保障措施,遠景激勵就逐步演變成欺騙,到頭來你鉆營的&ldquo美麗童話&rdquo沒人買了賬,竹籃打水一場空。
2、玩品牌
品牌就是市場積累,就是消費的價值符號,但假借虛構的吹大的包裝的品牌而銷售產品顯然就是忽悠,但法不責眾,流行了也就麻木,大家盡往&ldquo坑里跳&rdquo,比五壯士更悲催。
3、玩理念
理念本來是好事,企業要發展要贏得尊重,必須有正確的能打動合作者或是消費者的理念,但飄渺的理念到處飛,一到了底端,五湖四海勾兌成了&ldquo雜色&rdquo,失去你的清澈----&ldquo漿糊&rdquo了!
4、玩道理
信息多了,道理也就自然豐富。但企業的市場競爭到了這份上,應該是戰略眼光和商道邏輯,不過,依然好多人喜歡講道理、聽道理,喜歡&ldquo空對空&rdquo的吹水,可悲,可憐。
5、玩套局
套局是權謀,無可厚非,但過火了就是&ldquo虛偽&rdquo,按照粉絲說法是&ldquo低估了人民群眾的智商&rdquo。&ldquo給你平臺&rdquo、&ldquo不會虧待你的&rdquo、&ldquo先免費試用然后一次過&rdquo等等不一的江湖術,博弈不是雙贏妥協而是你死我活。
6、玩海口
基于競爭需要實施市場戰略或策略那是你本事,但是200家店就吹上了600家,當月有3家合作就蒙眼法制造30家假象,商業的誠信、企業的踏實消失得無影無蹤,比江湖佬賣膏藥更甚。
以上各六條,不是刻意找碴。在行業一片繁榮、捧承聲中,諱疾忌醫萬不可取。
那么,汽車后市場市場還有這些不經意的現象:銷售做實,管控做虛;市場做實,品牌做虛;業績做實,規劃做虛;結識做實,學習做虛;索取做實,謙卑做虛;圖名做實,分享做虛。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就看各位的取舍了。
來源:慧聰汽車配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