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認為,汽車投資政策由放開到收緊這種逆向操作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實行由獨資到合資的可行性有待驗證。&rdquo8月27日,記者就&ldquo中國要求德國零部件商在華建合資企業&rdquo這一消息采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倪全時,他向記者表示。
8月24日,外媒報道,德國汽車配件生產商愛爾鈴克鈴爾(el-ringkinger)ceo斯蒂芬·沃爾夫(stefanwolf)在接受《斯圖加特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施壓德國零部件供應商,要求他們與中國本土企業組建合資公司,不能再獨立經營中國分公司。
隨后,記者采訪了幾家德國在華零部件企業,他們紛紛表示沒有收到中國政府有關修改外資零部件運營政策的通知;國內汽車行業專家也表示,這與國家政策大方向不符合,該消息可能有誤。
動力電池投資有股比限制
據報道,斯蒂芬·沃爾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ldquo中國政府通知了部分供應商,未來在華子公司不得獨立運營,必須以合資企業形式存在。我已經獲悉有三家主要供應商必須尋找中方合作者,但愛爾鈴克鈴爾并未受到影響。&rdquo同時,他還認為,外資公司只有在合資企業中才會主動提供技術,50%的公司股權被拿走,將對知識產權構成威脅,這幾乎是一種&ldquo征用&rdquo。
對于該消息,博世方面回復記者稱:&ldquo博世中國未收到任何來自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就汽車零部件行業外資投資政策將作出調整的通知。我們堅信外商投資將繼續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且在華的投資環境將持續向更開放公平的方向發展。&rdquo
舍弗勒、大陸和馬勒集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都表示,目前未收到任何關于中國修改汽車零部件投資政策的通知。科德寶相關人員告訴記者:&ldquo公司法務部門對目前相關政策進行了研究,認為中國不會在短時間內對政策作這么大的更改,對該消息的準確性產生質疑。&rdquo
那么該消息從何而來?
愛爾鈴克鈴爾是一家汽車密封件供應商,在汽車零部件生產和貿易領域有130多年的歷史。通過調查,記者在其官方網站上發現愛爾鈴克鈴爾在7月1日發布了一條&ldquo愛爾鈴克鈴爾公司收購燃料電池專家newenerday大部分股權&rdquo的新聞。新聞中稱,愛爾鈴克鈴爾收購newenerday公司75%股權,以加強其在高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方面的業務,拓展其專業知識相關的周邊電子產品和轉化技術。newenerday是一家研發和生產基于燃料電池技術發電機的公司,能夠利用高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直接從天然氣、石油等礦物燃料中產生電能。
基于此,記者認為,可能是這家公司在向中國政府遞交在國內獨資設廠審批時,得到中國政府必須設立合資公司的答復。因為,雖然2011年新修訂的《外商產業指導目錄》中幾乎把全部涉及到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系統列入鼓勵發展項目,但仍明確規定,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能量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ge110wh/kg,循環壽命&ge2000次)必須合資,外資比例不超過50%,而其他新能源技術和系統都可以獨資。
因此可以得出該消息是由于德國公司沒有弄清楚中國對外商投資政策而產生誤解所導致的誤傳。
利用外資政策暫時不會變
多年來,我國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的政策呈現由收緊到放開的趨勢。1994年我國對汽車發動機有明確實施50:50的股比限制,但進入wto后就承諾取消發動機股比限制,跨國汽車公司可以控股甚至可以獨資生產發動機。2004年出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第十章投資管理第四十八條規定&ldquo汽車整車、專用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中外合資生產企業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rdquo,汽車零部件并不在其中,正式取消了外商投資零部件的股比限制。
而且,從去年開始,商務部就表示國家將放開汽車合資企業股比限制,也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討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萬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在外商投資政策方面的大方向是更開放、更國際化、更市場化。
據記者了解,雖然我國已成為世界汽車產銷大國,但國內零部件企業并沒有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擴大而取得進步。目前外資零部件企業除了在高新和核心技術方面,如汽車電子和發動機零部件等關鍵領域,掌控90%以上份額外,汽車內飾、車燈等非核心零部件領域,外資的比例也在進一步提高。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的中國自主零部件企業只能用資源和廉價勞動力來爭取市場份額。
近期,汽車行業正在調查反壟斷。8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等12家涉及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的日本企業處以12.35億元的罰款。由此,行業內紛紛猜測,國家將對汽車零部件行業進行規范,而是否將出臺新政策來規范外資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在華發展也引發各方面猜測。
記者在這次以及之前的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家正在醞釀新的汽車產業政策,但開放、公平的大方向不會變。此番反壟斷調查也透露出,國家政府部門正在從政策和市場環境上為國內汽車企業創造一個良性且更加公平的發展空間。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