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傍晚,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對首批入圍《船舶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進行了公示,共有51家企業入圍。包括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遠、中外運幾大國資航船集團旗下的船廠均有入圍,此外熔盛重工、新時代造船、新揚子造船、太平洋、舜天造船、金海重工等知名民營船企均有入圍。
未來,政府政策將向進入白名單的企業傾斜,未予列入的將難以受到支持,造船企業強弱對比將會更加明顯,行業集中度也將因此提高。
這份被稱為船舶業白名單的文件對生產設施、建造技術、質量保證體系、節能環保等多個環節提出要求,計劃以此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是配合國務院去年8月《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所出。國務院提出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并整頓違規建設項目。
上述《規范條件》便是以淘汰落后產能為目的。由于造船與地方財政聯系緊密,不少地方的船廠在土地使用權環節存在空白,出現不少存在違規先建后批、邊建邊批的現象。
此外,為順應行業節能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趨勢,文件對鋼材利用率、分段建造工程完整率等等均提出了要求。(肖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