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9日報道(文/王亞楠)
隨著,,移動互聯對于 it 基礎設施的重構,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各行各業網絡安全法的落地,我國網絡信息安全行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增長迅速。預 計 2018-2021 年的國內信息安全行業復合增速接近 25%,2021 年行業整體規模(安全硬件, 安全軟件與安全服務合計)將超過 620 億。
安全行業正在由軟硬件產品模式向服務模式轉型。2021 年國內安全服務業務規模預計突破 200 億。
獵云今天了解到網絡安全公司墨云科技,這是一家利用人工技術模擬黑客入侵,驗證用戶安全控制有效性的網絡安全公司,今日正式對外宣布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投資方為藍馳創投。
類似其它行業機器人逐漸代替人工一樣,墨云科技的核心產品是vackbot“虛擬黑客機器人”,將機器學習與網絡安全技術相結合的革命性創新。墨云致力于將網絡安全驗證的方式,將當前網絡安全驗證以“人工服務”為主,逐漸轉變為以“機器人服務”為主、“人工服務”為輔, 緩解當前安全專業人才短缺問題,可以讓真正的安全專家放手日常繁雜高強度的工作給機器人,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網絡安全架構以及新威脅新技術方面。
該項目由劉兵創辦,他擁有 15 年網絡安全行業經驗。據墨云科技介紹,目前,網絡安全行業有兩大痛點:
第一、缺乏有效驗證手段:很多用戶已經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各類安全設備及系統,但缺乏科學 有效的驗證手段,用以判斷自己安全控制的有效性、安全投入的合理性。
第二、過于依賴人工方式:網絡安全攻防領域,基本上是傳統的信息安全服務商以白帽子黑客 人工方式進行滲透測試的模式,但交付方式、工作效率、標準化程度、行為及數據可控性都 有非常多的不足。
面對這些痛點,墨云科技在國際上首創了核心產品vackbot“虛擬黑客機器人”,將ai與網絡安全技術相結合,實現了黑客機器人代替人工安全服務。
vackbot“虛擬黑客機器人”從“真實黑客”視角分析評估企業的安全態勢,精細量化評估風險,驗證用戶當前安全控制手段的有效性,幫助用戶定位需優先處理的重要安全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那么,vackbot“虛擬黑客機器人”如何做到黑客入侵之前就能發現漏洞及攻擊手法呢?獵云網了解到,用戶授權情況下,墨云科技在真實環境中利用“黑客劇本”動態生成攻擊路徑鏈,主動并持續地進行模擬入侵,從而在真正黑客入侵之前發現漏洞及攻擊手法,為用戶展現全鏈條脆弱性所在。
但是,vackbot追求的不是漏洞掃描工具所關注的發現漏洞的數量,而是找到那些會被 攻擊者利用,并借此進一步入侵的關鍵漏洞。vackbot 對這些漏洞進行識別與利用,并 作為跳板,依靠 vackbot 背后的墨云安全大腦攻擊知識圖譜,尋找并利用與實際場景匹 配的攻擊手段,向更深層次進一步滲透,從而形成攻擊路徑鏈,實現深度安全驗證。
談及投資原因,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表示,“隨著更多的企業接入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和硬件,傳統的防御性安全 措施會面臨極大的挑戰和復雜性。企業需要主動的通過更有深度學習能力的方式去事前 預判現有 it 架構的安全風險,這也是藍馳創投投資墨云的主要原因。”
目前,墨云科技已經在金融、運營商、互聯網、制造業、區塊鏈等行業項目落地。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