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外匯9月9日訊近日,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稱,從今年二季度以來的數據來看,美國制造業復蘇不再帶動亞洲出口反彈,反映出美國與亞洲出口國之間的需求關系正在減弱。
早前公布的美國8月ism制造業pmi數據遠超預期,創三年多新高。而在亞洲,相比去年12月的15.3%,日本7月出口同比增長降至3.9%,韓國8月出口也有所下降。東南亞主要經濟體中,印度尼西亞和泰國7個月中有5個月出口減少。這顯示,2014年二季度以來,美國制造業表現強勁,但亞洲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長依然疲弱,亞洲出口和美國制造業需求有脫鉤之勢。
盡管中國7月出口增長14.5%,但分析人士多認為,7月出口超預期,不宜理解為外需大幅提振,7月出口的這種增速應該是不可持續的。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援引德意志銀行駐新加坡的亞洲經濟主管taimur baig稱:
&ldquo美國需求和亞洲出口之間的斷裂似乎很確鑿。全球金融危機過后,全球貿易增長一直疲弱。盡管亞洲在全球貿易中所占份額持續增長,但受整體貿易環境不景氣所限,出口增長恐難有起色。&rdquo
baig還表示,美國制造業復蘇正在減少進口需求,此外,20國集團不斷加強貿易限制,也對亞洲出口國造成威脅。
他補充稱,未來幾年,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出口或將減少,越來越多的美國制造商將選擇墨西哥作為生產基地,來服務美國市場。
巴克萊(barclays)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對彭博新聞社表示,亞洲出口和美國制造業脫鉤,凸顯了市場多元化和拉動內需的必要性。
來源:環球外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