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018 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 sail 獎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上海召開。作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重要組成部分,2018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aiwin,ai world innovation)是由國家相關部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等承辦的一場高規格國際性人工智能創新大賽。
大賽以“啟迪智能、啟航未來”為主題,從專業化、全球化、高端化角度出發,以營造人工智能創新氛圍,加速人工智能人才聚焦,挖掘人工智能優秀項目,擴大人工智能國際影響為向導,招募全球人工智能技術人才與團隊,為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提供有力平臺支撐。
sail評選設置“年度sail獎”作為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的最高榮譽,主要從技術突破和應用創新等方面評選出,最終結果將在9月17日舉辦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揭曉并頒獎。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張英,副巡視員史文軍,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張旭,太平洋集團首席數字官楊曉靈等領導和相關領域專家出席本次發布會,百余位人工智能領域知名學者與企業家親臨會場。
張英總工程師在致辭中表示,“上海打造全國人工智能高地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決定,是作為上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打造全球科創中心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作為大會創新設立的獎項,sail將持續關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在技術和應用方面的重要進步,并由極具國際影響力的學界、業界、投資界和專業媒體組成評審專家委,以投票的形式評選出年度最具有影響力和風向標意義的榮譽獎項,sail將成為人工智能行業的標桿。”
最高榮譽sail 獎 打造ai領域“奧斯卡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正在驅動全球產業結構、經濟運行、城市形態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產生深刻變革。代表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aiwin)的最高榮譽的sail 獎由評委會投票選出,用于表彰全球在技術上做出方向性突破、正在或將要改變未來生活的優質人工智能項目。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國內最高規格官方獎項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sail 獎項以其 “高層次”、“應用性”、“創新性”、“引領性”惠及全球萬余創新開發者,落實優質創新項目,激勵創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巡視員史文軍在發布會上對“sail”的內涵做了詳細介紹。“s”即superior 卓越,表明本次獎項的級別高,將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獲獎的項目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卓越性。“a”即applicative 應用,表明本次sail獎的評選,將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技術對經濟社會的應用賦能,希望獲獎項目的實踐性和應用融合度較高。“i”即innovative 創新,表明我們關注的項目應在理論、技術、應用和模式的創新性方面較為突出。“l”即leading 引領,表明評選的sail獎項目的地位應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引領性和標桿地位。
同時,sail 獎將在評委會組成、參評項目和頒獎嘉賓等三個方面樹立業內標桿形象。
據悉,sail獎評選委員會包括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相關領域的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相關權威專家,以及國際、國內知名大學及科研機構相關方向的知名教授的“學界”先知;包括微軟、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等人工智能領域有影響力的公司高管或技術負責人的“業界”領袖;包括紅杉資本、idg資本、經緯中國等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投資機構合伙人;以及包括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媒體機構負責人。
此次sail評選設置“年度sail獎”,主要從技術突破和應用創新等方面評選出。此外,還將從項目的技術突破、模式創新等方面評選出若干“sail專項獎”。評審中,具有較高潛力和未來突破價值的優秀項目還將被匯編形成“年度sail榜單”面向社會發布。
四條主題賽道 海內外團隊踴躍參賽已達數百支
發布會現場,商湯科技于與大賽組委會正式簽約成為大賽全程合作伙伴,同時,太平洋保險、合合信息也簽約成為2018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aiwin,ai world innovation)戰略合作伙伴。
aiwin已于6月正式啟動,設有“人機交互、無人駕駛、醫療創新和智能機器人”四條主題賽道。開賽以來,組委會已成功對接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重點人工智能專家和企業,在發布會上,組委會就大賽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
人機交互創新應用賽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訊飛開放平臺、訊飛生態平臺承辦。目前已招募來自全球的創新型團隊近百支,北上廣深大城市居多,另外3.8%團隊來自海外,其他區域開發者8.5%。行業分布上包括智能硬件、機器人、車載、醫療、企業服務等方面。大賽報名預計截至為8月20日。具有代表性的團隊參與8月31日的決賽及頒獎環節。
科大訊飛市場總監吳宗藝介紹,此次人機交互創新應用賽,為所有參賽者提供了包括語音、圖象識別在內的數十項ai能力,以及基于金融、教育和醫療領域的成套解決方案。
無人駕駛大賽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上海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上海淞泓智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截止到7月31日已向30余支全球知名無人駕駛車隊發出了邀請,將在9月1日參與上海嘉定智能網聯試驗場的現場競賽。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海林透露,大賽包括十三種測試場景,提供了七大技術難點進行比拼,并拿出了國內最頂級專業化測試設備。
人工智能卓醫創新挑戰賽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徐匯區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辦、上海感知城市數據科學研究院承辦,截止到7月31日已有國內外報名團隊125支,來自美國、英國、澳洲、新加坡、德國等海外團隊占比較多,將8月25日在復旦大學楓林校區進行決賽,并在前一天舉辦未來醫療大會。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金耀輝教授介紹,挑戰賽道方向一是人工智能醫生結合臨床問題,就實際應用場景出題,聚焦病理、心電圖和糖眼三大領域;另一個是眼底多病種的一站式輔助診斷與管理系統。
智能機器人創新挑戰賽由微能創投加速器主辦,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協辦,中美青年創新中心作為支持單位,截止到7月31日,有來自國內外的152支機器人團隊參賽,將在8月29日進行總決賽。
微能創投加速器總經理李濱先生表示,報名團隊不但有機會成為英特爾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入駐團隊,還能成為英特爾整個生態的成員,接受整個英特爾專家包括整個平臺能力的賦能。
領域大咖云集 “如何抓住ai發展機遇”引發熱議
在隨后的人工智能專家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毛軍發,商湯研究院院長王曉剛,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李剛,英諾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等多位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的現狀、發展瓶頸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海應當如何抓住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如何促進人工智能與上海的應用場景相結合”等主題展開討論,共議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產業變革與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表示,“上海要想抓住人工智能這個機遇,第一是要掌握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即算法、數據和算力;第二個是抓應用,上海國際性大都市,人工智能大有用武之地。包括智能醫療、智慧城市,包括把人工智能用于生物醫藥制藥,甚至把人工智能應用于科學研究等等”。
“投資界現在重點投的是能夠用人工智能的人、熟悉行業的人、有大數據的人。他們未必是人工智能最頂尖的專家,但他們會用,所以現在完全進入了應用場景。”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以投資人的角度強調,上海要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就必須抓應用。
百聯商業互聯網科創中心總經理彭巍認為,“對于商貿企業而言,人工智能的應用創新就是將所有的消費渠道,包括實體門店這樣的交付方式實現全過程數字化。未來零售的改變是更多的數字化,通過數字化的體系全面幫助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創新是引領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中國正走向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并舉的新時代。上海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創新中心,正在加快發展以人工智能作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搶抓機遇,大力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落地。
“sail有揚帆遠航的含義,希望ai的風帆能夠從上海啟航,駛向更美好的彼岸。”會上,張英總工程師表示,2018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將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創新技術的加速推進,帶動行業應用和產業融合的持續深入。
(來源: 人民網上海頻道 作者:韓慶 陸雪苑 勵漪)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