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兼并重組,政府做的是創造市場環境,甚至沒有提鋼鐵行業要形成多少家競爭力企業,而是重點把兼并重組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解決掉?!惫ば挪慨a業政策司司長馮飛說。
馮飛是在9月13日舉行的2014第三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作出的上述表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現場了解到,國內鋼鐵產能組織結構仍不合理,企業數量多,還沒有形成行業主導企業的發展格局。以中國前十家企業的市場集中度為例,去年年底是32.4%,前四家企業的集中度則在21%左右,而日本前四家集中度是78%,美國是67%。
而在當前的鋼鐵行業中,產能過剩、企業分散、競爭手段單一等因素,造成相關企業經營效益一度惡化。今年上半年,列入協會財務指標統計的88家企業集團,實現利潤74.80億元,同比增加42.76億元。但鋼鐵主營業務仍虧損6.6億元,已連虧11個季度。
馮飛認為,越是這種困難時期,尤其是在產業結構亟待調整的時期,中國鋼鐵業已經進入到了兼并重組的時間窗口期?!皬膰H經驗看,兼并重組發生的時間點,往往是相對困難但是同時看到未來曙光的時候?!彼f。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鋼鐵工業的兼并重組已實施多年,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反而有些負面案例一直存在,這些教訓,讓企業在開展下一步兼并重組時畏首畏尾。
以寶鋼集團為例,作為國內鋼企的排頭兵,該公司從98年開始兼并重組,先后將八鋼、韶鋼等鋼企招致麾下。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的體會是,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其次發揮政府的作用”這個路子下,“政府發揮更好的作用朝這個方向發展,尤為重要”。
在上述論壇的高端對話環節,徐樂江表示,寶鋼今年不做重組還好,但兼并重組后,企業之間的產品結構、企業人員,管理都差的很遠,“如果兼并的是民營企業,作為充分競爭的行業,民企沒人管它的工資總額,而國資委是把寶鋼的工資總額管起來的”。
“無論從稅收,還是明年就開始的環保,誰去執法,違法了怎么辦,別劣幣驅動良幣。”他說,這些問題不解決的話,今天誰做兼并重組,可能誰就垮得快。
面對這些潛在問題,馮飛的說法是,此輪兼并重組的總體思路是由問題導向政策,即政府通過創造優化市場環境,將企業兼并重組中面臨的問題解決掉。這些問題將包括稅收、金融手段不健全、土地政策、兼并重組中的人員安置等四大問題。
目前,工信部已帶頭起草了《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指導意見》,并在今年3月7日發布?!肮ば挪空诼鋵嵪嚓P的政策,特別是跟掌握政策的部門溝通、協調,希望今年年底把這些含金量高的政策落實到位。”馮飛說。
來源:全球五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