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全國線材、螺紋鋼、熱軋卷板、冷軋卷板、中厚板5大品種庫存總量為1201.66萬噸,已連續27周出現下降態勢,累計降幅達到42.4%,目前的庫存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7.75%。同樣,鋼廠的庫存量也在減少。鋼協統計數據顯示,8月下旬全國重點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424.16萬噸,旬環比大幅下降6.62%。
然而,鋼價沒有因庫存持續下降而止跌反彈,反而一路走低,已達近10年來的新低。例如,今年8月份,上海地區螺紋鋼價格下跌200元/噸以上,業內機構測算的鋼材綜合指數單月下跌210元/噸,出現了14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現貨市場建筑鋼材價格也跌破3000元/噸,為2004年以來的新低。進入9月份后,這種態勢仍未止步,北京、杭州等地的螺紋鋼價格單周跌幅高達110元/噸~130元/噸。
雖然庫存水平遠低于往年,但是鋼價并沒有因此而受到支撐。筆者認為,其根本原因是下游終端有效需求不足,支撐價格企穩的動力不足,貿易商被迫以價換量,最終導致價格持續走低。
上海一家專門從事建筑鋼材貿易的鋼貿公司業務員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說:“近來銷售情況一直不好,上周5個交易日中有2個交易日沒有賣出去一噸,這是很少見的!這周高線的銷售量就250噸,是今年初以來銷量最少的一周!”據悉,目前客戶都持幣觀望,采購者寥寥無幾;鋼貿商出貨困難,為了回籠資金,只能低價銷售,實屬無奈之舉。
下游終端有效需求遲遲沒有釋放,主要原因是下游資金緊缺。據鋼貿商介紹,目前,不少建筑工程項目的資金也都很緊張,有的工程因工程款無法到位,拖欠鋼貿商貨款的現象相當嚴重,且被拖欠的時間都較長,一般為1~2個月,有的長達3~4個月,甚至更長。據悉,一些鋼貿商因不能及時拿到貨款,已不再向工程提供鋼材了。“面對這樣拖欠貨款的狀況,我們實在沒辦法再繼續供貨了!”某鋼貿商如實說。
鋼貿商也面臨資金緊缺的重壓。一是銀行對鋼貿公司收緊貸款,銀行大多采取“只收不貸”的政策,鋼貿商試圖通過貸款保證資金流正常運轉的想法已不太可能。二是鋼貿商因為下游終端用戶墊資,占用不少資金,使原本緊缺的資金狀況雪上加霜。三是鋼廠普遍對鋼貿商實施“款到發貨”,甚至剛剛簽訂合同就得要求鋼貿商支付部分貨款。因此,鋼貿商沒有更多資金用于囤貨建庫,眾多鋼貿商只能維持低庫存,甚至零庫存,導致鋼貿流通領域的鋼材庫存量持續下降。
從目前的情形看,市場確有一些向好的苗頭。如8月份,鐵路方面的投資迅速落實1000億元以上,而且中國鐵路總公司稱全年的建設資金已經有了保障,新項目批復也正常進行,意味著相關用鋼需求后期將逐漸釋放。但從其他下游行業來看,需求釋放的信號還不夠明顯,短期內想要扭轉供大于求局面的條件還不夠成熟。因此,盲目企盼鋼市的“金九銀十”只會徒增煩惱,建議鋼貿商在判斷行情時冷靜思考,謹慎操作。
來源:中國冶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