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工信部與廣東省政府舉辦了共同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的相關活動,雙方將在多個方面加強溝通協作,努力將這項工作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和相關工業發展規劃。
江門作為珠三角西部的重要城市,理應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抓住機遇,找準定位,明確方向,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要通過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經濟轉型升級,努力搶占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具有關聯度高、技術資金密集、帶動性強的特點,因而也是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江門既有基礎、也有條件、更有需要,非常符合我市的實際。
江門的機械裝備產業是上世紀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主要產品有制糖成套裝備、柴油機、汽油機、電動機、農業機械和中小型船舶等。改革開放后,汽車裝配和零部件生產逐步發展,摩托車產業快速崛起本世紀以來,在軌道交通裝備、船舶修造、精密制造、變電設備等領域實現了突破,為進一步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據有關報道,去年我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的22.8%,同比增長23.6%。但江門裝備制造業也存在規模總體偏小、技術相對低端、創新能力較弱、骨干企業較少、系統集成能力差、產業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例如,我市金屬制品業產值占整個裝備制造業的29.5%,是其中規模最大的行業,但實際上金屬制品業中真正屬于裝備類的產品并不多,而且多為中低技術產品。
裝備制造業門類眾多,涉及面很廣,江門既要按照省的要求,更要結合自身的基礎、條件與能力,科學選擇和重點培育發展相關產業。因為對企業而言,產業發展方向選對了,才能保證企業隨市場的不斷擴大而快速成長,這無疑比政府的一般政策優惠更為重要。具體來說,除了已有一定基礎并形成相當生產能力的產業,如軌道交通裝備、船舶之外,依托我市新能源基地和循環經濟園區的發展,還可以優先選擇、加快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
在節能裝備中,最引人關注的非新能源汽車莫屬。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目前主要是動力電池系統、驅動電機及核心材料、電控等關鍵零部件以及配套充電設施等。這些領域,有些江門是有能力介入的。至于環保裝備,隨著國家把節能環保提升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大而緊迫任務,各地對大氣、水體和垃圾等污染治理將大規模展開,加上該產業通用性強的特點,市場的快速擴張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來源:江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