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貫徹落實省關于“推廣化肥同步深施機,減少化肥施用量;推廣植保無人飛機,減少農藥施用量;推廣生物質制肥機,減少養殖糞污”的“三減量行動”要求,推動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湖南省桃江縣農機局深入各鄉鎮就“三減量行動”進行了調研走訪,并形成調研材料。
一、現狀調查,農機“三減量行動”初見成效
近年來,桃江縣積極落實國、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不斷加大“三農”資金投入,有效促進農業機械化提速提質,農業生產增產增收。
(一)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嚴格落實上級農機補貼政策,縣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機薄弱環節機具縣級累加補貼,開展農業機械新機具演示等推廣活動15次,有效促進了農機“三減量”機具的推廣應用,截至目前,全縣在市監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機化專業合作社達103家,其中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社51個,共擁有高速插秧機139臺、施肥機364臺、植保無人機70臺、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9臺,裝備結構不斷優化。
(二)農機服務范圍不斷拓寬。1-6月,全縣化肥同步深施機作業面積達1.5萬畝,同比增長30%;植保無人機作業面積達到9.1萬畝,同比增長22%。目前,全縣擁有生物質制肥企業2家,其中益陽市富立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投產,桃江縣裕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共擁有5條生物質制肥生產線,年可生產生物有機肥15萬噸。
(三)農事服務方式不斷創新。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服務”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搭建農機服務平臺,將種植大戶的閑散植保無人機、噴霧器、撒肥器等農機進行整合后統一調配,供有需求的農戶租賃使用,推進“共享農機”。2018年4月,谷豐農機合作社成功創建湖南省首家“共享服務站”。目前,該合作擁有植保無人機15臺、專業服務教練4名,開展“農機共享”服務300多次,節省支出191萬元,有效降低農民生產成本。
二、對比分析,農機“三減量行動”效益良好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精細農業的背景之下,推進農機“三減量行動”能有效彌補桃江縣農業機械化短板,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一)飛防減藥——植保無人機開展對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的植保作業,減少農藥的施放量。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相比,植保無人機具有節水、省藥、高效、安全等優點,據田間測算,常規施藥每畝次用藥量為100毫升,飛防作業每畝平均減藥30--50毫升,減少農藥使用量30%以上,全縣可減少農藥使用量12噸。
(二)深施減肥——使用化肥深施機加掛在高速插秧機上,對耕地田土進行深度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同時該施肥方式可將肥料深施到秧苗一側的泥土里,肥料不會隨水流失,大幅減少肥料對水體的污染。如,灰山港鎮山海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合作社介紹,以前400畝水稻用肥需12噸,使用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后只需8噸,節省4噸肥料,減少化肥施用量30%以上。
(三)轉化減污——全縣規模性養殖場一年產生的糞污總量161萬噸,養殖場自主處理利用96.6萬噸,未處理64.4萬噸。按照4—6噸畜禽糞污可制1噸生物有機肥,每年可利用40—60噸畜禽糞污,如,益陽市富立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處理畜禽糞污22750噸,實現年銷售收入多萬元。預計年底全縣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可達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可達90%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能力將明顯提升。
三、深入探究,農機“三減量行動”難度不小
目前,雖然桃江縣實行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農機推廣應用尤其是“三減量機具”推廣難度仍然較大。
(一)不愿買。一是小農思想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主體是農民,目前大多數農民小農、守舊、從眾心理比較嚴重,對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有懷疑和抵觸等情緒,購買意愿不夠。二是機具價格高。農機“三減量”機具——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植保無人機、生物質制肥機價格普遍偏高,如生物質制肥機一臺價格在30—60萬元,加上國家補貼額度偏低,購買能力有限。三是信貸支持不夠。目前,信貸部門不認可農業機械為抵押物,而不愿開展抵押貸款,致使農機合作社想購機,但因投資太多,怕難回本,而放棄購機。
(二)用不好。一方面機具適用性不夠。目前,不少農機“三減量”機具廠商一味求大,忽視了各地作業特殊要求,致使一些機具不適應桃江縣田塊小、泥腳深、電桿(線)障礙物多的現狀。如,植保無人飛機經常在操作中遭遇田間障礙物撞擊,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深陷泥田無法作業多有發生。另一方面操作培訓不同步。在購機后,除了生產廠家在現場實操培訓外,很少開展系統性新機具操作培訓。加上大多數的農民文化水平有限,很難在短時間內理解農機化新技術、使用好新農業機械。如,光榮農機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實際操作植保無人機時,一上午就三次撞擊阻礙物墜地。
(三)用得少。一方面社會化服務程度低。目前,桃江縣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雖有一定的發展,但絕大多數服務組織存在規模小、資金短缺、社會化服務能力小、運行不夠規范的問題,規模較大、服務能力較強的服務組織不夠,影響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和作業效率。另一方面有機肥使用成本較高。生物有機肥在生物有機肥和復合肥同等價格下,一畝水稻復合肥只需50公斤/畝,而生物有機肥需300公斤/畝,使用成本大,農民難以接收,產品銷售困難,影響機具推廣。2017年,益陽市富立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僅在桃江境內推廣銷售生物有機肥3200噸,2018年上半年才推廣300多噸。
四、建言獻策,農機“三減量行動”的對策思路
(一)加大政策支持。推進農機“三減量行動”,不是簡單的推廣農機具,而是推廣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桃江縣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產糧大縣,推進農機“三減量行動”對桃江縣具有良好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建議縣委、縣政府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并以國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業“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出臺桃江縣農機“三減量行動”實施方案,對“三減量行動”機具實行縣級財政累加補貼,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并探索建立減肥、減藥作業補貼和生物制肥銷量、價格補貼機制,以效促用,更好推進農機“三減量行動”的落地生根。
(二)強化示范引領。目前,農業機械化的主力軍為農業大戶或合作社,積極推廣“農機共享”,引導開展對內對外作業范圍,探索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村”的發展模式,推進施肥用藥、技術服務、管理、品牌、銷售“五統一”,幫扶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規格的服務一體化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打造集團型服務服務合作社,發揮其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應用“排頭兵”作用。同時,廣泛開展“三減量行動”機具演示和效果對比宣傳,讓農民體驗到實際效果,打消使用疑慮。
(三)加強操作培訓。組織農業大戶、合作社農機教練赴生產企業培訓學習,組建農機操作教練隊伍,強化對新機具、新技術實際操作現場培訓,確保操作與培訓同步、理論與實操結合,同時,扎實開展后農機質量安全監測,督促廠家履行保修承諾,維護農民權益,確保農機質量和使用安全。
來源:湖南省農機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