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到4s店進行維修,該怎么修?配件什么價格?工時費多少?幾乎都由修車師傅說了算,客戶似乎只有“唯命是從”的份。這樣“無奈”的情況有望得到改變。
9月18日,由交通運輸部牽頭,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個部委共同發布了《關于征求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全文25條措施“劍指”目前汽車維修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以及發展不規范等亂象提出了多項指導意見。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意見》出臺后,是時候對汽車維修行業進行“大修”了。
[行業展望]
有望打破渠道壟斷
《意見》第十七條明確規定了“建立實施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制度”,提出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車生產企業(包括從中國境外進口汽車產品到境內銷售的企業要在新車上市時),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徑、合理的信息價格,無歧視、無延遲地向授權維修企業和獨立經營者公開汽車維修技術資料。3個月內未能完成相應要求,則撤銷該車型有關《公告》和c c c認證證書,即不具備有銷售的資格。
同樣,在2015年12月31日前,汽車生產企業要公開全部已經進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國產車型》以及已獲c c c認證的國產及進口車型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
“除了4s店之外,原廠配件很難買到!”相信許多車主在修車時遇到過這種狀況,因此再高的價格也只能忍痛接受,倘若破除了維修配件渠道壟斷,鼓勵原廠配件自由流通,生產企業非授權維修企業轉售、提供原廠獨立配件,建立起多元化的配件供應渠道,行業激烈競爭之下,價格自然更加公道合理。
配件編碼將統一
與此同時,《意見》第十八條中提出“要建立汽車維修配件追溯體系,透明配件供應渠道,實現汽車維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蹤,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追償、可追責。要制定實施汽車維修配件分類及編碼規則、汽車維修配件流通規模等技術標準。”
據權威機構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機動車維修業戶48萬家、從業人員近300萬人,完成年維修量3.3億輛次,年產值達5000億元以上。汽車維修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帶動了整個汽車后市場服務興起,但同時衍生出價格不透明、以次充好等亂象。
“統一汽車零部件編碼與標識,這一方式有望降低車輛零整比,同時可以打擊市場上存在的假冒偽劣產品,進一步保障消費者自身的合法權益。”中國汽車維修協會汽車維修配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魏同偉表示。
據了解,汽配統一編碼的國家標準《汽車零部件統一編碼與標識征求意見稿》已完成,將于10月起在10家車企試點。在統一汽配編碼之后,消費趨向透明、汽修行業的行為得到規范,誠信得以建立。
4s店售后業務面臨挑戰
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在《意見》第五、六、七條規定中,明確了維修企業未來發展的三個方向,并將著力扶持、培育一批維修服務質量高的企業。
針對汽車維修企業而言,目前較為嚴重的汽車維修配件和維修技術的壟斷問題,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與國外成熟市場高度重視汽車維修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大相徑庭”。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未來或將涌現出一批獨立的、具有較強專業實力的汽車維修品牌,對4s品牌模式下的售后服務帶來沖擊。
[觀點接龍]
深圳好利時·愛車空間董事長王漢榮
“配件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從維修企業角度來講,以前不能向廠家直接拿貨,流通到市面的配件少之又少,“炒貨”現象普通存在,導致價格虛高,與4s店標價相差無幾,對于消費者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無法辨別配件真偽,我們也自然不愿“趟渾水”。
國家打破車企對于零配件的壟斷后,維修企業能夠從車企直接拿到原廠零配件,整個汽配渠道打通了,競爭激烈了自然會在價格方面多做文章,消費者也可實實在在享受到自主消費選擇權。
當然,國家僅僅是鼓勵車企向維修企業提供原廠零配件,并沒有對此提出強制要求。未來維修企業取得車企的零配件授權,自身的規模發展、服務標準、網店分布必須達到車企所制定的一個標準,這個門檻并不低。
好快省董事長于洪江
“統一汽配編碼是一場持久戰”
不錯,原廠配件渠道打通后,價格作為競爭的主要手段自然會令消費者受益。
不過,暫且不論配件價格是否有望下降,單單是制定和實施統一的汽車維修配件分類及編碼規則便是一場持久戰,同樣一個零部件產品,進入整車企業有整車企業的編碼,自己生產企業有生產企業的編碼,而進入售后體系又有專門的編碼。
通常各個車企內部有一套自己的配件標識,即便是國外成熟市場依然存在這種狀況,因此短時間內在國內不太可能實現。
不過,在理想的情況下,對汽車零配件進行統一編碼確實可避免發生以次充好的情況,成為消費者維權的有力證據,另一方面零配件的使用信息也可進一步透明化。
大興汽車集團市場營銷總監許浩楠
“利好維修企業,4s店優勢仍舊突出”
統一編碼是有利于消除汽修廠使用或購買到假劣配件,但并不意味著汽修廠將迅速崛起,從而威脅到4s店的售后經營。
為什么我們看病選擇一些正規有名氣的大醫院,而不是去一些診所或社區醫院,這和消費者選擇到4s店進行維修服務是一樣的道理。雖然維修企業有正規的渠道拿到廠家的原廠零配件,但并不代表他們有4s店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和專業的維修技術,自然競爭力不在一個檔次,作為市場主體的消費者自然會做出更合適的選擇。
開放流通渠道后,受競爭的影響零配件有可能進一步下調,而4s店的配件價格是由廠家統一制定的。作為廠商直接授權的品牌經銷商,肯定會及時根據市場的反饋調整價格,不會出現4s店與外面維修店價格差距甚遠的局面。
深業雷克薩斯市場經理仰俊峰
“維修服務更需要品牌”
的確4s店在售后車輛維修的服務標準、維修效率上領先汽修廠不止一個身位,細致周到的售后服務是品牌廠商的“殺手锏”。
品牌效應對于消費者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維修企業想要做大做強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品牌做起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并認可你,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車市“變奏曲”]
6月 中國商務部宣稱將審查包括汽車行業在內多領域的潛在壟斷行為,開展反壟斷工作。
8月1日 捷豹路虎中國宣布,對旗下3款車型的廠商指導價格進行調整。
8月1日 一汽-大眾奧迪宣布,主動下調國產車型的原裝備件價格。
8月5日 克萊斯勒中國宣布,包含大燈、外后視鏡、起動機等在內的145種高價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價格下調20%,旗下部分車型官方指導價最高下調6.5萬。
8月11日 寶馬中國宣布,進一步下調原廠零部件的批發價格,包括車身、壓縮機、發電機、電瓶和剎車盤等在內的2000余件產品,平均降幅達20%。
8月18日 廣汽豐田宣布,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
8月20日 國家發改委針對日本十二家企業開出12.354億元罰單。
9月1日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宣布,下調部分維修配件價格,平均降價幅度達15%。
9月1日 廣汽本田宣布,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
9月1日 雷克薩斯中國宣布,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涉及15,000件零部件,平均降幅達26%。
來源:南都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