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正規的零部件廠家也曾希望通過聯合打假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但一般都效果不大。“原廠零部件的普及和使用也是戴姆勒全球品牌保護項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從源頭杜絕假貨,戴姆勒堅持不懈地打擊假冒零部件的使用,同時,戴姆勒始終強調選用原廠零部件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確保中國以及全球任何市場的消費者滿意度。”一位戴姆勒東北亞投資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稱。
在業內人士看來,整車廠對配件的絕對管控也是4s店配件采購混亂的原因之一。打破整車廠對售后市場的壟斷,形成更充分的市場競爭,是解決配件混亂重癥的根源。
實際上,零部件廠商打假很難,最關鍵的原因是我國零部件生產銷售的渠道眾多,中國擁有超過10萬家在工商局登記的零售商或批發商、超過1.5萬家4s店、大約10萬家獨立修理廠、大約1萬家專業輪胎經銷商。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除了生產廠家要加強零部件的跟蹤和認證外,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工商部門也要加強對非正規企業和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監管力度。作為零部件生產企業,一方面要加強自律的行為,同時要通過各類協會對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加強約束力,從流通渠道上避免假冒零部件的銷售。
與此同時,作為汽車的消費者,也應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利。邱寶昌認為,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說,汽車假冒零部件往往涉及消費者的行車安全,關乎生命,單靠生產企業的責任心顯然遠遠不夠,相關法律法規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懾力,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和公眾財產及生命安全。從這個角度說,近年來中國接連推出的“汽車召回”和“汽車三包”等法律法規為消費者提供了保障。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