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7日報道,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不斷加深,以人工智能醫療發展最為迅速的美國為例,科技巨頭和資本巨頭都在積極布局智能醫療產業,大批專注細分領域的初創公司也蓄勢待發。
ibm、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近年來都在布局人工智能醫療。例如ibm watson能夠快速篩選癌癥患者記錄,為醫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循證治療方案;谷歌在糖尿病、神經性疾病診療和醫療器械的研究方面發力,谷歌deepmind與英國國家健康體系(nhs)合作共同開發新技術;微軟發布了面向個人的健康管理平臺,整合不同的健康及健身設備搜集的數據,蘋果等公司也通過設立醫療健康部門、開發醫療健康類應用、收購醫療健康類初創企業等方式,逐步踏入醫療健康行業。
除了科技巨頭紛紛進場,初創公司也大批出現,專注智能醫療細分領域。僅2013年以來,美國至少有100家初創企業已小有成就,其中醫療影像與診斷成為初創公司業績增長最快的領域。
我國人工智能醫療發展雖然起步稍晚,但是熱度不減。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醫療市場規模超過130億元人民幣,并有望在2018年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華創證券認為,人工智能在醫學影像領域落地可能性較大,在技術突破、數據獲取、資源整合方面具備優勢,并快速推進取得明顯先發優勢的平臺型公司最具潛力,同時,技術明顯領先的公司有望通過技術授權獲得變現。推薦萬東醫療、科大訊飛、東軟集團。
來源:中金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