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568845億元,占全球gdp比重達到12.3%。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08元約合6767美元。
新中國成立65年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統計顯示,1953年至2013年,我國gdp按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22倍,年均增長8.2%,其中改革開放以來gdp年均增長9.8%。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居世界第十位。改革開放以來,gdp連續躍上新臺階,1986年超過1萬億元,1991年超過2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2010年達到40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體量增長的同時,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從落后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并正向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轉變。1952年,我國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1%、20.9%、28.2%。在優先發展工業戰略帶動下,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迅速提高,1978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變為28.2%、47.9%、23.9%。近年來,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201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1953年至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4%,其中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10.7%,分別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和0.9個百分點。(記者王希)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