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輕了,并不等于安全性差了。”在14日舉行的汽車輕量化創新成果媒體溝通會上,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專家委主任王登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輕量化技術與汽車產品的安全性并沒有直接關系,反而通過優化的結構設計,高強度的材料,以及先進的制造技術可以提升輕量化汽車的碰撞安全性。
問: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整車重量是他們在購車時會著重考慮的問題,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自重越大的車安全性越好。我們所強調的輕量化,是否會犧牲汽車的安全性能?
王登峰:汽車輕了,并不等于安全性差了,這是首先要澄清的問題。通過對2007年到2013年上半年期間105款車型的輕量化水平與安全星級的分析,碰撞星級與整車輕量化指數和名義密度的數據關系十分分散,車輛的輕量化與安全性并非矛盾的對立體。事實證明,在各種新的設計理念、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集成應用下,完全可以實現安全性、輕量化水平的共同提升。
問:輕量化最終的目的是降低汽車生產、使用所產生的能耗和污染,和輕量化的目的一樣,汽車節能減排的技術路線還有新能源、發動機技術等等,這些與輕量化比較,哪種的效果更好?
王登峰:如果要問輕量化、新能源、包括發動機啟停哪種技術更好,就像要評價汽車的安全性、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衡量汽車制造質量的綜合指標)、排放、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成本價格那個更重要一樣,這不是可以簡單橫向比較的。
要指出的是,不應把輕量化技術與其他節能減排技術對立起來。輕量化是各類汽車共同涉及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基礎技術,是世界汽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且由于電池與續航能力的關系,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來說,輕量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汽車輕量化技術是通過優化設計,例如通過先進的框架結構車身設計;采用高強度的結構材料,例如高強度鋼、高強度鋁合金;以及先進的制造技術,例如內高壓成形技術、激光拼焊技術等;來實現,這就需要先進高強度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更需要相關工業的支持和配合。
問:那么是不是可以說汽車輕量化的關鍵在于材料的更新?
王登峰:新材料的應用絕不是對原有材料的簡單替代,而是一個涉及到技術、經濟、安全、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復雜系統工程,需要從材料到零部件優化設計和檢測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材料回收與再生技術、零部件維修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支撐技術的突破。
單純換材料可能導致因缺乏整車和零件優化設計,導致車輛nvh、被動安全性等性能劣化和其他一系列問題;因缺乏零件的測試標準和評價方法,導致車輛可靠性、耐久性出現問題;
因缺乏整車設計優化、統籌及其和與工藝、模具、裝備的協調,導致整車生產成本增加。
所以,實現輕,必須在整車設計優化、零件開發和評價和新材料開發、模具開發、工藝、裝備等方面下足功夫,缺一不可,否則必然導致車輛性能、質量的劣化和成本的提升。對于材料的使用,國際共認的原則是:正確的材料用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技術用在正確的地方。
來源:科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