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的排放大戶,但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出現一批“超低排放”的火電廠。近日,記者探訪廣西柳州、來賓、北海等地的火電廠,它們通過熱電聯產方式,帶動地方循環經濟發展,為生態廣西奉獻光和熱。
柳州率先實行熱電聯產
集發電、供熱和綜合資源利用于一體,開發區燃煤小鍋爐全部關停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熱電聯產是一項綜合利用能源的技術。2017年6月,隨著《廣西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十三五”規劃》的印發實施,熱電聯產項目陸續進入廣西一些經濟開發區。
記者日前走進位于柳州市鹿寨縣經濟開發區內的神華國華廣投(柳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神華國華柳電”)廠區,只見此處的大氣監測國控點正自動“盯”著廠區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廠區大門旁的顯示屏上,也同步對外公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標的實時數據。
“以前都聽說電廠會污染環境,而且看見電廠建起的煙囪那么大,我家住得近,很擔心,但了解清楚后,這種擔心沒有了。”家住神華國華柳電附近的鹿寨鎮新勝村二興屯王禎河等村民說。此前,村民們曾受邀進入廠區近距離“摸過底”,對電廠采用環保新技術有了新的認知。
神華國華柳電是廣西第一個獲國家核準建設的熱電聯產項目,集發電、供熱和綜合資源利用于一體,工程投資34億元,于2016年底投產發電,2017年5月實現對外供熱,從而成為廣西首家“超低排放”的園區集中供熱機組。監測數據顯示,投產后,全廠熱效率、供電煤耗、廠用電率等各項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型機組領先水平,特別是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年平均小時值分別為1毫克/立方米、5.3毫克/立方米、21毫克/立方米,優于國家“超低排放”限值。
神華國華柳電總經理張振科說,公司在建設常規環保設施的基礎上,投入超過3億元增加濕式除塵器、高效脫硫、脫硝、圓形煤場(全封閉)等節能環保設施,發電副產品粉煤灰可供園區內的水泥企業作為生產原料,水資源也實現了重復利用。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地方生態環境的影響,公司投入700多萬元,對廠區南側巒嶺爆破后形成的邊坡進行生態修復治理,種上了面積約1.8萬平方米的綠化草木。
“這兩年來,鹿寨的‘黑煙囪’幾乎看不見了,天更藍了,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了很多。”鹿寨縣環保局副局長鐘燕明表示,神華國華柳電在2017年5月對工業園區19家企業供熱以來,推動鹿寨縣經濟開發區內29臺燃煤小鍋爐實現全部關停,極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促進地方企業使用清潔能源。
北部灣農林廢棄物可發電供熱
園區整體熱效率提高將達20%以上,形成林業廢棄物能源循環利用的園區發展新模式
北部灣(合浦)林產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合浦縣烏家鎮、沙崗鎮、星島湖鎮3鎮交匯處,總規劃面積1.5萬畝。園區以打造年產值超200億元的北部灣經濟區統籌推進重點園區為目標,依托現有基礎及區位優勢,將園區建設成為現代化木材加工、貿易、集散中心。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如何配套生態環保的熱電設施,成為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重要一環。
今年年初,經過技術人員調試,廣西沿海首個農林廢棄物熱電聯產項目在北部灣(合浦)林產循環經濟產業園內成功并網發電。按照計劃,這一項目年發電量將達到1.75億千瓦時,每年為園區集中供熱32萬噸。記者在項目廠區看到,田間地頭用于焚燒的秸稈(甘蔗葉)、砍伐后丟棄于林間的樹皮、木材加工廠的下腳料等昔日的廢棄物,如今在合浦都成了既能發電又能供熱的“寶貝”。
“現在每天處理的800噸農林廢棄物主要來自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鄉鎮,僅燃料采購1項每年可為農民增收0萬元以上。”負責此次農林廢棄物熱電聯產項目的湖南理昂再生能源電力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據介紹,這一項目于2017年4月啟動建設,目前裝機規模達2.5萬千瓦,投產后年處理秸稈(甘蔗葉)、樹皮、桉樹枝等農林廢棄物3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節約標煤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2萬噸。
北部灣(合浦)林產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理昂農林廢棄物熱電聯產項目的投產,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林產企業受天氣、季節、晝夜等因素停產問題,通過集中供熱,對園區整體熱效率提高將達20%以上,節約供熱成本約30%,促進園區發展從一開始就脫離低效、高耗能小型燃煤鍋爐發展模式,成倍提高林產品加工基地的產出規模和產品質量。與此同時,以此促進更為充足的熱電聯產項目的原料補給,形成一條林業廢棄物能源循環利用的園區發展新模式。
來賓發展工業綠色轉型新模式
以電廠熱電聯產為基礎,初步形成以生活原紙加工為主線的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位于來賓市河南工業園區的來賓電廠,是廣西較早成立的火電廠之一,過去曾因使用效率低、排放高的工業燃煤小鍋爐,讓當地環境保護面臨著一定的壓力。記者日前來到廠區實地采訪時,發現其在環保新要求和技術的引領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據介紹,2015年,在自治區環保廳的大力支持下,來賓市政府向環保部門行文申請環保服務業試點。試點圍繞資源高效利用和區域清潔生產理念,打造“綠色能源供應服務基地、綜合環境治理服務基地和清潔生產服務基地”,實現以環保服務業引領的工業綠色轉型新模式。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來賓電廠于去年年底完成1號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今年年初,1號機組啟動并網,“超低排放”改造效果良好。
同時,近年來,來賓電廠熱電聯產項目逐步發展壯大,目前已建成廣西最大的蒸汽品類最齊全的配汽站之一,并實現了向包括造紙、冶煉等行業在內的18家用熱企業供熱,初步形成以生活原紙加工為主線的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鏈,穩定供熱規模約為150噸/小時。
來賓市環保局污染控制科科長楊勝才表示,來賓電廠的實踐證明熱電聯產既有利于降本增效,更有利于節能減排。熱用戶采用集中供熱,可以節約建設成本、運行成本以及鍋爐占地成本,同時減少了安全、環保以及管理上的風險。據初步統計,通過替代效率低、排放高的工業燃煤小鍋爐,每使用1噸集中供熱蒸汽可以節約64公斤標煤,減排2.56公斤二氧化硫、0.5公斤氮氧化物、14.08公斤粉塵,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提高環境質量。
“生態立區、生態興區、生態強區”是廣西的重要發展戰略,這些火電廠憑借超低排放,將燃煤機組的清潔水平帶到了更高的層次。
來源:中國環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