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省長樓陽生主持召開省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會議通過我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日前,山西省印發了《關于印發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明確了2018-2020年三年時間的整體規劃,在鋼鐵、運輸等行業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影響:
▎加大產業布局調整力度
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推動實施一批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工程;重點區域城市鋼鐵企業要切實采取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域外搬遷等方式,推動轉型升級。
2018年底前,11個市政府制定相應專項工作方案,并向社會公開。重點區域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各地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從2019年1月1日起,位于設區市建成范圍內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大氣污染物可排放總量在上年基礎上定向逐年遞減。
▎嚴控“兩高”行業產能
嚴格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新、改、擴建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建設項目,原則上不得采用公路運輸。
▎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升級改造
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省電力(燃煤以外)、鋼鐵、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鋁)、水泥行業現有企業及再用鍋爐執行相應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2018年10月1日前完成40%的焦化企業改造,2019年10月1日前現有焦化企業全部改造完成,鋼鐵企業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指標。
▎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
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30%,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長40%、汾渭平原增長25%。
加強淘汰老舊車輛。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完成國家下達的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
截至2017年底“2+26” 城市中保有量約為184.2萬輛,占全國比重的19.5%,其中國三及國三前車輛占比約為65.8%,95.4%為柴油車,預計淘汰100萬輛以上。
▎推動鐵路貨運重點項目建設
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鋼鐵、電解鋁、電力、焦化等重點企業要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充分利用已有鐵路專用線能力,大幅提高鐵路運輸比例,2020年重點區域達到50%以上。
▎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