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小區"飛線"增多。
“飛線”身邊過 安全隱患多
部分小區存在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的現象,市民呼吁對此進行清理
記者 王浩 文/圖
電動車出行是比較實用的出行方式之一,但如何充電的確是個問題。昨日,記者走訪時發現,我市部分小區普遍存在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的現象。一根根電線垂掛在樓面上,遇風吹動,電線甚至會纏繞在一起,而電線插板則直接暴露在外面,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單元樓溫馨提示 擋不住小區“飛線”
“我們小區現在幾乎每棟樓都在扯電線,小區里有不少‘飛線’,看起來怪嚇人的。”昨日上午,家住平原路九鼎理想城小區的業主馮先生說。
記者在現場發現,該小區每棟樓上都會有“飛線”。從高層扯下一根電線,接上插板,就是一個簡易充電點,附近還停著幾輛電動車。部分充電點的電插線板甚至還在半空中晃悠,清晰可見,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現在,一進我們小區就能看到不少‘飛線’,這都是高層住宅,影響美觀不說,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小區一位業主說。記者留意到,該小區不但有“飛線”,還有在墻壁上垂著的充電線路。
隨后,記者將該小區“飛線”問題反映給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每個單元樓上都張貼了溫馨提示“嚴禁亂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但個別人對此采取不管不顧的態度,小區“飛線”的現象依舊非常常見。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他們還會向業主宣傳消防安全知識,盡量杜絕住宅樓“飛線”情況。
老舊小區沒電梯 充電只能靠“飛線”?
市民魏女士家住文峰大道上一老舊小區。由于該小區沒有電梯,只有一處車棚,電動車只能停在樓下。魏女士笑稱,她和大多數居民樓里“飛線”充電一族一樣很無奈,因為住的樓層高,沒有電梯,經過拎著電池仰望樓梯的絕望后,這才改了辦法。
記者觀察到,魏女士所住的居民樓有3個單元,每個單元門口都有從樓上空降下來的充電線。“沒辦法,大家都不想受累,拉線充電方便又省事兒,所以樓院里都是‘飛線’。”魏女士說。
一位居委會工作人員說:“最初這樣探出來的充電線主要集中在一樓,居民借著靠電源近的優勢,把車子停在窗前,打開窗戶就能接上充電線,電線下方再接上插座。有的居民為了防雨,插座上套一個塑料袋,或者挖開飲料瓶,做一個簡易防雨罩。如今,幾乎所有住戶都從家里扯了線,直接連上樓院車棚里的插座。一些住戶為了充電方便,甚至購買了充電轉接線。”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充電轉接線,其中一家店的店主介紹,小區為電動車充電而扯線的“飛線”現象很普遍,15米以上規格的充電轉接線銷量最好。該店近一個月的銷售量超過了0個。
“飛線”現象嚴重 亟待有關人員清理
在位于中華路上的一個小區內,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說:“電動車如何停放以及充電問題長期困擾著社區居民,尤其是由此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更大。即便有充電車棚,也很難杜絕居民私拉電線的現象。一般來說,多數居民家里都可能有一輛至兩輛電動車,電動車的保有量可以用‘千’作計數單位。所以為了給電動車充電,‘飛線’現象是很嚴重的。”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飛線’充電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所以不少小區都會張貼溫馨提示,提醒居民切勿‘飛線’充電。因為遇到下雨天,雨水和線路可能會形成電路引發火災,線路外面都是絕緣皮,起火后反而會使火勢變大。如果電線所經之處有可燃物,小火就會蔓延成災,把電動車點燃。盡管在室外,起火后溫度非常高,煙氣也會竄入室內,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小區內都有物業張貼的溫馨提示:“在樓梯間、門廳、室內停放電動車并充電,已嚴重威脅到全樓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違反《河南省消防條例》和物業管理的有關規定,如果您家庭有此類現象,請立即改正。”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