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在地理測繪、農業植保、影視拍攝、消防救援等諸多領域獲得了廣泛的行業應用,作為低成本、高娛樂性的成人科技“玩具”代表,也獲得了大量的民間愛好者青睞。但是隨著無人機市場持有量的飛速增長,一系列新型風險隱患也開始逐漸顯現,無人機“黑飛”、越禁、擾航、傷人、犯罪等違法違規事件頻頻發生,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
而在低空飛行器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措施還沒有完全跟上信息技術發展步伐的當下,低空安全管控行業應運而生,成為這個獨特領域的新興“寵兒”。
脫穎而出:反無人機行業“黑馬”崛起
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相吻合,鑒真防務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正是基于低空安全領域愈發嚴峻的整體態勢發展而來。依靠強勁的技術研發底力、特有的產品性能實力和全面的安全管控能力,上海鑒真防務深耕低空安全解決方案、核心技術、關鍵產品、場景應用等核心業務,打造了智慧城市低空安全無人機綜合管控云平臺、反無人機指揮車、反無人機機動站、便攜式反制器等一系列尖端產品,實現低空安全領域綜合化、多元化、產業化發展。
上海鑒真防務注重創新驅動、內外發力,在專注發展低空防務事業的同時,還先后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等多家知名軍地機構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構建低空與網絡安全聯合實驗室,并在國家級軍民融合平臺全聯科技裝備業商會下牽頭成立低空無人機管控專業委員會,廣泛吸納軍隊公安系統、重點軍工、一流院校、產業鏈上下游頂尖企業等20余名專家任專委會委員,著力推進低空安全技術交流協作和無人機管控標準化系統化研究工作,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打通產業渠道,形成生態閉環。
上海鑒真防務保障案例
得益于強大的核心團隊,聚焦于路徑清晰的發展模式,上海鑒真防務一路高歌猛進,僅2017年至今就圓滿完成了f1中國(上海)大獎賽、酒泉衛星發射、上合組織峰會、南海海域海上閱兵、中朝領導人大連會晤等國際國內軍地重大活動的低空安全保障,在公安、電力、機場、監獄等多家行業系統和體育賽事、演唱會等不同場景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推廣應用,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實現低空安全管控產品區域組網、聯動指揮、管防一體的企業,成為了低空防務新興領域的“黑馬”之一。
何以領先:用技術硬實力說話
眾所周知,當前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科技領域“矛”與“盾”的攻防日趨激烈。想要成為新型信息技術安全威脅的可靠“防護墻”,必然要在相應領域具備足夠的硬實力。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一流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發團隊,就是上海鑒真防務敢于領跑低空防務行業的最大底氣。
自成立之初,上海鑒真防務就定位為一家以低空安全管控技術迭代研發為優勢的科技型公司。依托國防科大多年在安全領域研究積累的豐碩成果和技術資源,上海鑒真防務聚焦精確偵測、精準定位、圖像處理、信息融合等關鍵技術研發,成就10余項發明專利,全面覆蓋低空防務技術核心領域,并以此奠定難以動搖的核心競爭力。
上海鑒真防務榮獲上海市寶山區軍民融合科技示范創新企業稱號(右2)
正如上海鑒真防務ceo帥博所說,公司從2015年開始在國內最早從事無人機反制技術及應用研究,到現在不斷發展壯大為社會公共安全作出實際貢獻,短短3年不到的時間,僅大項技術和產品革新達到6次之多,行業內始終保持技術領跑、產品領先、應用領頭,反無人機系列產品通過國軍標gjb/e 9001a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憑借國內領先的低空安全綜合管控能力水平,上海鑒真防務參與發起制定了上海市低空防務地方標準,并獲得上海市寶山區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稱號。
上海鑒真防務反無人機系列產品
這幾年來,上海鑒真防務依然持續在低空防務領域不斷發力,并逐漸加快技術研發創新步伐,尤其是進入2018年以來,公司反無人機“黑科技”呈現“跨越式”升級換代。短短半年時間,上海鑒真防務接連研發了第三代的無人機綜合管控云平臺、反無人機指揮車和便攜式反制器。其中,無人機綜合管控云平臺更是行業內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兼具“黑飛”無人機“探測-識別-跟蹤-處置”多手段一體化綜合防控和“合作”無人機“實名登記-飛行申請-計劃審批-信息服務”全過程一站式綜合管控能力的先進技術平臺。
2018年3月至6月,上海鑒真防務的反無人機系列產品依托其領先的技術優勢,先后在國家、省廳級軍地重大活動和行業系統實踐應用中斬獲了十余次成功保障案例,幫助公安、機場、海事等行業用戶有效抵御了來自低空空域的安全風險。
來源:中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