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了國內首批18個常見車型的“零整比”數據,不到10天網上點擊量突破200萬,首次在消費者中普及了“零整比”這一概念。而迫于社會輿論壓力,部分汽車廠商進行了配件價格調整。不過,仍有不少汽車廠商在配件價格調整中玩起數字游戲,零整比看似降了,殊不知修車成本卻漲了,這種明降暗升的方式明擺著是在忽悠消費者和監管層。
據人民網報道,時隔半年,上述兩協會再次對汽車“零整比”摸底,并于10月30日聯合發布數據。相比上次,此次“零整比”調查涉及18個新增車型,整車零整比系數最高為719.75%,最低為230.98%,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1倍。對比半年前“最高為1273%、最低272%”的數據,可以看出半年來汽車行業“零整比”整體下降。
數據顯示,發動機、變速箱等高價值配件,更換頻度僅為0.0153%,業內稱其為“高值低頻”件而保險杠、車燈等常用配件的更換頻度為6.2755%,被稱為“低值高頻”件,這部分配件最能反映車輛維修成本。
但是,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近半年來部分汽車廠商在降低零配件價格、降低汽車消費者用車成本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車型存在只針對發動機、變速箱等“高值低頻”配件降價,而對保險杠等“低值高頻”配件不降甚至漲價的現象,致使多數消費者在日常用車過程中對維修成本的降低感受不明顯。
對比半年來18款車型的“調價表現”,悅動、寶馬320i實施漲價且完全針對“低值高頻”件雅閣、奧迪a6l、雷克薩斯es350、奧迪a4l等4款車僅對“高值低頻”配件降價北京奔馳w204、奔馳s500對兩類配件都進行漲價。而此次“零整比”降幅最大的卡羅拉,更是“暗度陳倉”,在對發動機、變速箱等“高值低頻”配件降價4.4萬元的同時,將前后保險杠等“低頻高值”配件提價174元。最“厚道”的車型僅有雅力士和凱美瑞,對兩類配件都進行降價。說通俗點,就是大多數車型,都只對車主較少更換的零件降價,常用配件總體上不降反升。
對此,有網友指出,當前汽車常用零部件價格畸高背后,往往隱藏著利用渠道壟斷優勢針對消費者設置的暴利陷阱。“汽車零整比參差不齊,甚至高得令人瞠目結舌,直接暴露出我國汽車行業長期存在的弊病。”博友“火星”說。博友“魏士廩”認為,正是制度缺陷導致了壟斷。從法理上來說,目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確定的管理模式,變相導致了壟斷經營行為,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博友“中國再制造”表示,日前國家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已經明確指出,明年汽車生產企業要向授權維修企業和獨立經營者公開汽車維修技術資料,同時汽車原廠配件也不再以4s店為單一渠道,將通過電商、銷售終端等渠道在市面上流通。打破汽配件渠道壟斷,對規范汽車市場十分有利,要把反壟斷進行到底,促進自由競爭、增加有效供給。
實際上,不少博友認為,汽車產、銷、修、養鏈條上的壟斷經營行為絕不會一夜之間自己消失。監管部門應當繼續以法治手段堅決打擊壟斷亂象,規范市場秩序,堵住零部件企業模糊降價的擦邊球。
上述兩協會負責人亦表示,今后將每半年披露一次“零整比”數據,并逐漸覆蓋更多車型。“消費者要明白一個事實,汽車廠家的經營策略有差異,有的重視售車利潤有的就是靠后續維修服務取得利潤。所以我們要定期將‘零整比’數據向社會公布,讓消費者樹立起‘用車成本’的概念,將之作為消費選擇的重要參考,遏制汽車廠商的零配件暴利。”汽修行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中國經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