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可能進一步拉近中國汽車工業與西方之間的距離
2018-08-01 22:08來源:/
原標題:電動汽車,可能進一步拉近中國汽車工業與西方之間的距離
汽車新能源,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近幾年推行的重大政策之一,同時也是大筆資金的投入,從每年的新能源車企補助就能看出,對于新能源其實這個詞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的時候,日本就在大規模的發展汽車的新式能源,為了減少對于化石能源的依賴,發展到至今,有一定的成果的還是要屬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但這次新能源革命,可能會進一步的拉近中國汽車工業與西方之間的距離。
今天小編就從多方面的了解給大家綜合整理一下關于電動汽車對于整個中國的存在哪些優勢和劣勢,供大家參考。優勢:
1、發展時間短,
由于中國的汽車工業基礎薄弱,尤其是在傳統的燃油上車,西方國家很多的車企都有上百年的歷史文化,同時在技術積累上面,也是相當的全面,而國產車不管在汽車文化底蘊上的軟實力上,還是在汽車技術積累上,都是剛剛起步,發展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跟國外的車企我們直接有代差的距離存在。但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就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基本都在起跑線上,是比較公平的競爭。
2、市場優勢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對于國內汽車制造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還在不斷發展之中,大批的消費者腰包都是相當的鼓,只要有好的產品,不愁沒有銷量,這好比一個站在搖錢樹下面,如果這樣都不能有好的發展,那就不是樹的問題,是這個人的問題。
3、政策扶植
國內政府對于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一直都是很大,無論是從汽車直接政策資金補貼,還是到相關的配套設施的建設,都是很大的投入,還有對于新能源企業的一路綠燈政策扶植,這幾年不斷加大電力發電量,等等的大工程,這些都是為了滿足發展新能源發展的基本要求。
劣勢:
1、技術積累很少
由于國內對于新能源概念也是最近十年才提出,所以不論在哪個方面,中國都落后于西方國家,不如在動力電池的研發上面,還有電池管理的技術上面,還有電機的制造工藝,基本上都是處在落后位置。
2、傳統燃油車的沖擊
雖然說電動汽車好處多多,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技術不成熟,實際性價比不高,同時操控感也不是很好,還有就是燃油經濟性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雖然電動汽車是用電,但在一定的里程以后就必須充電,現在很多的車主都在計算,用車成本上,尤其是在街頭充電造成的充電費用和停車費,實際的比燃油車的成本費用優惠不到多少。同時當今很多燃油車車企,在不斷提高0發動機的技術很多已經擁有很好的燃油經濟性。這對于新能源發展起到了很大限制作用。
3、沒有完整的產業鏈
對于產業鏈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因為汽車工業起步很晚,對于整個完整的汽車產業鏈也是十多年前才具備的,這晚于西方國家半個世紀,而對于電動車的產業鏈,現在國內基本上很多都是空白,很多關鍵的設備都是使用國外的,就像我們的手機,雖然叫國產手機,但國產化,很多還沒有50%。是相當尷尬!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