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4月首次發布國內常見車型零整比數據后,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聯合發布了第二批常見車型零整比(配件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數據報告。與此同時,報告還對首批車型零整比數據變化進行跟蹤。
有關人士認為,目前兩大協會披露的數據,仍只是一個簡單零整比的數據,沒有單獨的配件價格,或不能作為購車的重要依據。
數據:最高零整比超7倍
在第二批公布的18個車型中,雷諾科雷傲、長安沃爾沃s40、一汽馬自達睿翼名列零整比前三位,分別為719.75%、662.53%以及656.32%;上海大眾桑塔納、路虎攬勝極光、一汽大眾奧迪q5零整比則為402%至431.22%。而上海大眾斯柯達明銳、大眾途銳、東風標致308、保時捷卡宴、東風本田思域、上海通用雪佛蘭科魯茲、斯巴魯森林人、長安福特福克斯、一汽奔騰b50則為300%至400%。此外,華晨中國h230、榮威550以及長城騰翼c30則低于國外行業認為合理的300%標準。其中,最低的長城騰翼c30,僅為230.98%。
記者對比發現,首批公布的18款常見車型的零整比中,零整比系數最高的車型為1273%,零配件總價竟是整車價12倍多。記者統計發現,零整比超過6倍的車型有4款,4~6倍的6款,3~4倍的5款,不到3倍的3款,最低的零整比也高至271.62%。在已公布的兩批名單36款車型中,共有7款車型的零整比數據高于600%。
變化:大部分車企車價下調不大
同時,兩協會還公布了首批車型零整比變化情況。在第一批18個車型中,16個車型的零整比系數發生了變化,其中11款車型零整比系數下降,5款車型零整比系數上漲。這其中降幅最明顯的就是豐田卡羅拉了,從原本的600%以上下降到了300%多,但其他10個車型零整比系數下降幅度很小。第一批車型中零整比高達1273%的車型,零整比下降至1172.65%,變化幅度甚至不值一提,依然繼續成為公布名單中零整比最高的車型。從整體而言,除一汽豐田卡羅拉這款在佛山熱銷的車型外,其他車型的下調價格誠意遠遠不夠。
在5款零整比系數提高的車型中,在第一批中零整比最低的兩款車型悅動和朗逸也分別上調了約10%的幅度。從數據中不難看出,零整比數據的公布并未有效地引起車企對配件價格高昂現狀的重視。
業界:數據無法體現車主用車成本
記者調查發現,零整比與車主實際用車感受并不完全一致。一般來說,當地市場熱銷的車型,維修價格都不會太貴。即使這些車在4s店維修很貴,但除了4s店外,當地還有大量可供選擇的維修店可進行保養和維修。消費者最在意的用車成本,仍集中在日常保養尤其是易損件的價格上。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部分車型的易損件價格貴得非常離譜,單從零整比的數據,無法作為衡量車主用車成本高低的選擇。而兩協會披露的報告也指出,兩批零整比研究成果依然顯示出不同汽車品牌、車型之間的維修成本差異較大,在相同價格區間內,各車型間相同部位、相同功能件的價格差異明顯。盡管保險杠等相對低價值、高更換頻度的配件出現不降甚至漲價的現象,但是消費者在日常用車過程中對維修成本的降低感受并不明顯。
呼吁
公布所有汽車配件價格
讓車主明白消費
業界認為,由于沒有公開汽車配件價格的詳細名錄,零整比也較難作為購車的參考。從國情來看,國內絕大多數車輛使用成本主要集中在易損件上。業內人士指出,國內汽車大部分車齡均在10年之內,這個車齡的車輛,易損件仍是最主要的用車費用支出。相關數據也顯示,截至2003年年底,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約為2400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200萬輛。目前八成以上的私家車,使用年限均在10年之內。
在新車階段的使用期上,易損保養件的費用才能更直觀反映汽車使用成本,而在私家車普遍購買商業車損險的前提下,汽配件的高價位較難直觀體現在用車成本上。該人士建議,由于零整比仍較難作為用車成本直接參考依據,建議相關機構可公布汽車所有配件的詳細數據,建立便利查詢配件渠道,尤其是最直接體現在用車成本上的易損件價格,才能更好杜絕汽車售后消費暴利的出現,形成公平合理的消費環境,并讓配件價格更好為汽車選購提供重要的用車成本參考。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