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高鎳化為大勢所趨,2025年全球鋰電正極市場有望突破2000億。2016年全球鋰電市場規模為134gwh,同比增長29.8%。其中,動力鋰電池產量為51gwh,占比32%,同比增長54.1%,遠超消費電池增速,成為新興應用領域。我們認為全球鋰電正極材料進入第三輪發展周期,16-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高成長成確定趨勢,能量密度提升將帶動三元高鎳材料高增長。預計2025年鋰電正極產量將達到206萬噸,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63億元,17-25年預計復合增長率為23.6%。
技術創新和規模優勢是核心競爭力,資源稟賦保障供貨能力。三元材料核心技術專利由美國3m公司和anl掌控,目前優美科(umicore)擁有3m的專利所有權,而anl(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三元專利主要轉讓給basf。但是由于對ncm523、ncm622、ncm811、nca等材料的定義較為模糊,目前三元材料企業產銷上述幾款材料尚未構成侵權條件。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可以通過快速擴張產能,快速搶占市場并降低成本。2015年來,上游鋰鈷資源供需偏緊,對于“材料成本+加工費”模式的企業來說,資源把控力保證了企業的供貨能力。
我國正極企業積極布局高鎳三元產能,發展迅速有望后來居上。目前率先嘗試ncm811三元材料的電池廠商包括catl、byd、江西孚能、比克電池、國軒高科、天津力神、鵬輝能源。受補貼政策門檻提升驅動,國內廠商高鎳正極產能布局較為激進。當升科技在建海門三期工程規劃ncm811/nca產能1.8萬噸,目前ncm811已經開始批量生產,nca也進入中試階段,樣品正在客戶端認證。天津巴莫2017年ncm811已經投產,年產產能0噸,目前已經向國際大客戶批量供貨,nca產能300噸。此外,杉杉能源、寧波金和、貝特瑞等少數公司在生產ncm811以及nca的產品,產能有限供不應求。
優美科是擁有技術和資源雙重優勢全球鋰電池正極材料龍頭。在正極材料的專利方面,優美科自2011年起便與3m達成了合作關系,而2017年1月優美科一次性購買下3m所有專利,該專利包含鎳鈷錳任意比例的化合物,使得優美科可以順應市場趨勢隨意調整三元產品類型。資源方面,全球的年鈷原料供給量為10萬噸左右,而優美科回收冶煉服務可以提供約3萬噸,占全球的30%。獨有資源稟賦使得優美科無懼資源品成本上漲壓力。
對標國際優美科,挖掘中國成長股。目前國內鋰電正極材料市場共有三類參與者:第一類從上游資源行業向下衍生的企業,第二類是正極材料企業起家的企業,第三類是下游電池行業。我們分別從技術水平、資源稟賦、產能規模、負債水平和估值五個方面,對三類參與者與優美科進行對標分析。我們認為,第二類企業在技術上較為領先,而第一類企業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在產能上,杉杉股份正極產能、產量均和優美科差距較小;但是從高端三元產量看,國內企業和優美科存在一定差距。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