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有人放眼汽車智能的未來,有人則于細微處鉆研,下文中的這些新技術大部分著眼局部研究,但它們卻足以改變你對未來汽車使用的想象。
不刺眼的遠光燈
我們大概都有夜里開車被對面駛過的汽車大燈晃到眼睛的經歷。10月,日本斯坦利電氣公司發布了可避免讓前方車輛及對向車輛的駕駛員感到刺眼的遠光燈“adaptivedrivingbeam”(adb)。
這種遠光燈可通過安裝在內后視鏡背面等位置的車載攝像頭拍攝前方的情況,識別前方車輛及對向車輛所在的方向,并局部關閉照射到該方向的遠光。這樣一來,既可向遠方照射光線以確保夜間的視野,又能避免讓前方車輛和對向車輛的駕駛員感到刺眼。
adb的光源由12個led芯片組成,分成四個區域,對各個區域單獨控制燈光的開閉,從而能夠不朝著前方車輛或對向車輛所在的方向打光。左右燈的配光組合在一起,共可產生8種照射模式。為避免讓司機感到不適,燈光開閉十分緩慢,車輛行駛速度不同,燈光開閉切換所需的時間也略有不同。
關于可在前方或對面存在車輛時局部關閉遠光燈的adb,也有其他廠商已推出產品,但斯坦利電氣產品的特點是,只通過led芯片的開關來控制,無需設置機械性機構。這家公司目前正打算與整車廠商等討論將這種遠光燈配備在汽車上等事宜。
5分鐘充電的鋰電池
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讓鋰電池壽命更長、充電更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學者也不例外。最近他們對外宣布已成功研究開發出一種全新鋰離子電池,該電池不僅可以在2分鐘之內充滿70%的電量,其壽命可達到20年。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二氧化鈦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劑和起防曬作用的化學物質,而在這一電池中,二氧化鈦則以納米管的形式成為了陽極,這一結構使得電池內的電化學反應速度變得更快,從而降低了充電時間。
全新二氧化鈦鋰離子電池與普通鋰離子電池相比較,前者陽極材料不需要添加劑,從而使其制造過程也變得更加簡單。但目前距離以上全新二氧化鈦鋰離子電池的大規模量產仍有相當遠的距離。
3d打印汽車
在日內瓦車展上,德國edag帶來了新型概念車genesisconcept。這是一輛基于3d打印技術的概念車,外觀按照仿生學圖案為靈感,車架就像是抽象化的龜殼骨架,并輔以一層“殼”作為保護。
制作這輛車通過的是單一制造工藝,即通過鐳射光進行選擇性的物質溶解、沉淀、融合、建立立體模型,最終完成汽車制造的“魔法生產線”。
edag表示,溶解沉積建模方式展示了生產不同樣式、尺寸原件的便捷方式,這款車的車架結構由熱熔塑料構成,有些像立體打印機,逐層加蓋完成,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工具或裝置,制造過程中采用的大量碳纖維材料,也能夠使這款車具有韌而有力的安全保證。
edag內部人員對未來3d打印的汽車充滿信心,以往的車都是壞了要修,而3d打印的汽車則根本不用修,因為它根本沒有機會壞。
來源:贛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